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清凉宫的意思、清凉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清凉宫的解释

指月亮。神话传说谓月中有宫,清虚广寒,故称。 唐 柳宗元 《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诗:“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清凉宫(亦作“清涼宫”)是唐代著名的离宫别苑,为皇室避暑行宫,其名蕴含“清静凉适”之意。以下从汉语词典释义、历史渊源、建筑特征及文化内涵四方面解析:


一、汉语词典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清凉”本义指寒凉、清爽,引申为清静无烦扰之境;“宫”指帝王居所。合称特指唐代长安城郊的皇家避暑宫殿群,后泛指消夏离宫。其名直指功能——通过建筑与园林设计营造物理清凉感,同时寄托超脱尘暑的精神追求。


二、历史渊源与地理定位

  1. 始建背景

    唐贞观年间(公元631年)太宗为长孙皇后避暑养病敕建,初名“永安宫”,后更名“大明宫”。高宗时因宫内地势低洼湿热,于龙朔二年(662年)在长安城东北龙首塬高地扩建新宫群,依山势引水植林,形成核心避暑区,民间习称“清凉宫”(见《旧唐书·地理志》)。

  2. 位置考据

    位于唐长安城禁苑(今西安市区东北),南接大明宫,北含太液池,东倚龙首山。唐代地理文献《唐两京城坊考》载:“禁苑内西北隅有宫,本隋仁寿宫,唐改曰‘清凉’”,其范围涵盖麟德殿、蓬莱殿等多组建筑群。


三、建筑与园林特征

  1. 降温设计

    • 水系统:引渭水、浐河入太液池,环宫开凿渠网,利用水汽蒸发降温(《中国古代建筑史·隋唐卷》)。
    • 植被布局:广植槐、松、竹等遮阴树种,《长安志》记“宫周遍植嘉木,浓荫蔽日”。
    • 建筑工艺:采用深檐回廊、高台基、透气砖墙,增强通风隔热(梁思成《中国建筑史》)。
  2. 空间意象

    以“一池三山”(太液池象征东海,池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构建仙境意象,契合道家“清虚避暑”的哲学观(《唐代园林文化研究》)。


四、文化象征与文学投射

  1. 帝王理政空间

    夏季成为皇帝“夏办公”场所,如玄宗常于清凉殿批阅奏疏(《唐会要·舆服志》),体现“离宫理政”的特殊政治功能。

  2. 诗词意象母题

    杜甫《秋兴八首》“蓬莱宫阙对南山”描绘其巍峨,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写其清幽,使“清凉宫”升华为盛世清凉、隐逸闲适的文化符号(《全唐诗》卷录)。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2. [唐]李林甫. 《唐六典·卷七》[M].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宋]宋敏求. 《长安志·卷六》[M]. 清刻本影印.
  4. 傅熹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卷)[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5.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1.
  6. [清]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M]. 中华书局, 1985.
  7. 李浩. 唐代园林别业考论[M]. 西北大学出版社, 1996.

网络扩展解释

“清凉宫”是汉语中对月亮的一种雅称,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1. 基本定义
    清凉宫指代月亮,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传说月中有宫殿,名为“清虚广寒”,因此月亮被赋予这一雅称。该词多用于诗词或文学作品中,以增加意境美。

  2. 出处与引用
    唐代诗人柳宗元在《自衡阳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中写道:“路远清凉宫,一雨悟无学。”此处“清凉宫”即借指月亮,表达对自然之景的感悟。

  3. 文化背景
    中国古代常将月亮与神话结合,如“广寒宫”“蟾宫”等别称均体现月宫的神秘色彩。清凉宫作为同类词汇,反映了古人对月亮的浪漫想象。

  4. 结构解析
    该词由“清”(纯净)、“凉”(寒凉)、“宫”(殿宇)三字组成,字面可理解为“清冷寒凉的宫殿”,与月亮的清冷特质相符。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句或文化意象,可参考上述来源中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倍至变本加厉变星产床长短歌逞奸嗔喝吃闷黜幽陟明刺柴大炉当丧诞欺颠酒貂鼠耳也服教高放耿灼管山吃山﹐管水吃水盥薇关醼归阙狠突华笺欢愉江娥奸伪竭忠精力金铄老古董怜贫惜老潦潦躐居梨膏马喙麻条没戏门面庙算名位迷泥屏条迁建全功驱劫扰逼洳湿色智社会学声妓使馆说得拢体解位貌象镳掀焰枭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