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士的意思、三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士的解释

(1).指 春秋 晋 之 狐偃 、 赵衰 、 贾佗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晋文公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 宋 马永易 《实宾录·三士》:“ 晋公子 有三士足以上人……三士,谓 狐偃 、 赵衰 、 贾佗 。”

(2).指古之 许由 、 巢父 、 池主 三隐者。《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三国 魏 曹植 《许由巢父池主赞》:“ 尧 禪 许由 , 巢父 是耻。秽其圂听,临河洗耳。 池主 是让,以水为浊。嗟此三士,清足厉俗。”

(3).指 春秋 齐 之 公孙接 、 田开疆 、 古冶子 。三人勇而无礼, 晏子 认为将危害国家,准备除掉他们,请 景公 赐三人二桃,论功而食。三人相争不下,皆不食桃,自刭死。事见《晏子春秋·谏下二四》。 三国 蜀 诸葛亮 《梁甫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杀三士,因二桃,不如 五柳 庄前卧。”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三士”一词在不同历史文献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春秋晋国的三位贤臣

指狐偃、赵衰、贾佗,三人均为晋文公重耳的重要辅臣。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文公流亡期间,此三人凭借卓越才能助其复国,最终成就霸业。

2. 古代三位隐士

指许由、巢父、池主,皆为传说中的高洁隐者。三国时期曹植在《许由巢父池主赞》中描述:许由拒绝尧的禅让,巢父听闻后以水洗耳,池主因水被污染而避让,三人以清高品行闻名。

3. 齐国三位勇士(典故“二桃杀三士”)

指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人勇猛但骄横,晏子为消除隐患,设计让景公赐二桃令其论功争夺。因争桃相让不下,三人最终自刎而死。此典故出自《晏子春秋·谏下》,体现权谋与忠义冲突。


其他补充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来源,若需更完整信息可查阅《左传》《晏子春秋》等原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三士:词义解释

《三士》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三个有德行、才华和学识的人,常用来形容非常卓越的人才。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三士》的部首是三个人的部首(亻),字的总笔画数是10画。

来源和繁体

《三士》一词来源于《左传》,形容齐国三位杰出的贤人。

在繁体字中,「士」字部分会写成「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三士」的写法与现代汉字稍有不同,「三」字会写成「叁」字。

例句

1. 他们三个人可谓是三士中的佼佼者。

2. 这个团队中拥有三士,各有所长,能够迅速解决复杂的问题。

组词

1. 同类词:贤士、名士、达士、高士。

2. 出现在成语中的词:三士奇观、三贤五狂。

近义词

1. 贤士:有德行、才华和学识的人。

2. 名士:有声望和才华的学者。

反义词

庸才:指没有才华和学识,不懂得发挥自己才能的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