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乾纲的意思、乾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乾纲的解释

(1).天的纲维,天道。《晋书·华谭传》:“圣人之临天下也。祖乾纲以流化,顺谷风以兴仁。”

(2).朝纲;君权。 晋 范宁 《<春秋穀梁传>序》:“昔 周 道衰陵,乾纲絶纽。”《旧唐书·恭懿太子佋传》:“惟天祚 唐 ,累叶重光,中兴宸景,再纽乾纲。”《明史·王用汲传》:“夫威福者,陛下所当自出;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 清 龚自珍 《明良论四》:“夫乾纲贵裁断,不贵端拱无为,亦论之似者也。”

(3).夫纲,夫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马介甫》:“兄勿馁。乾纲之振,在此一举。”《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他那意思想着要把乾纲振起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乾纲(qián gāng)是汉语中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


一、本义解析

  1. 天道纲维

    指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汉语大词典》引《周易·乾卦》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阐释"乾"象征天道的统领作用,"纲"即维系宇宙秩序的根本法则。此义强调自然规律的权威性。

  2. 君主权柄

    古代政治语境中专指皇权统治核心。《后汉书·逸民传》载"乾纲弛,坤轴折",以"乾纲"喻帝王权柄的衰微。唐代柳宗元《与顾十郎书》亦用"乾纲"指代君主决策权威。


二、引申义项

  1. 政治治理核心

    宋代《册府元龟》将"乾纲独断"描述为帝王独立裁决国事的至高权力,体现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决策模式(《册府元龟·帝王部·权略》)。

  2. 现代语用转化

    当代汉语中偶见于强调核心领导力,如"振乾纲而肃党纪"(《人民日报》理论版),但需注意古今语境差异。


三、文化溯源

该词根植于《周易》阴阳哲学体系:"乾"为阳、天、君,"坤"为阴、地、臣,共同构成传统政治伦理的象征系统。清代学者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剖析"乾坤"作为哲学范畴的伦理延伸,为理解"乾纲"的文化基因提供依据。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南朝宋]范晔. 《后汉书·逸民列传》[M]. 中华书局点校本.
  3. [北宋]王钦若. 《册府元龟·卷五十四》[M]. 凤凰出版社影印本.
  4.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编委会.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5. [清]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卷上》[M]. 中华书局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乾纲”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综合了古典文献和现代解释:

  1. 天道或天的纲维
    指宇宙运行的法则或自然规律。例如《晋书·华谭传》提到“祖乾纲以流化”,意为圣人治理天下需遵循天道。

  2. 君权或朝纲
    多用于形容帝王的统治权力或国家法度。如《明史·王用汲传》强调“乾纲者,陛下所当独揽”,《旧唐书》中“再纽乾纲”则指恢复君主权威。

  3. 戏称夫权(非正式用法)
    在部分语境中被调侃为“夫权”,但这一用法较为边缘化,多见于民间戏谑表达。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哀兵必胜必躬必亲茶余饭饱程材程篇出眼祠监从侄滴零搭拉返祖现象黻文覆帐盖建陔兰孤特寒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鸿庆宫贿门婚室焦烂架式洁皙金銮句盾柯亭竹快快宽适困踣畾落灵徵淋津吝色禄食美如冠玉面辞俛视民謡穆护砂囓毡配食劈胸浅闻小见青黎情热铨用确息赛兰香涩辞森拱省损市布水臌所怀天子妃铜雀妓望板汙道乡闾吸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