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赉给的意思、赉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赉给的解释

赏赐,赐予。《隋书·食货志》:“所有賚给,不踰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於廊廡之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赉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主要与赏赐、供给相关。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赉(lài):

    本义指赏赐、给予,通常指上对下的恩赐。《说文解字》释为“赐也”,强调君主或尊长对臣属的馈赠。例如《诗经·商颂·烈祖》中“赉我思成”,即指神灵赐福。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给(jǐ):

    本义为供给、供应,如《战国策·齐策》中“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作“赉给”时,与“赉”同义复用,强化赏赐之意。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二、复合词“赉给”释义

“赉给”为同义复合词,意为赏赐财物或供给物资,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方行为:

三、权威文献例证

  1. 《后汉书·桓帝纪》:

    “诏所伤郡国,赋敛田租,赉给贫乏。”

    ——指减免赋税并赏赐物资给贫困者。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二十四史》

  2. 《清史稿·灾异志》:

    “州县官赉给米帛,以恤灾黎。”

    ——强调地方官员向灾民发放救济物资。

    来源:《清史稿》中华书局影印本

四、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赉给”的语义在现代汉语中已被“赏赐”“发放”“供给”等词替代,但仍保留于研究古代典章制度、历史文献的学术领域。需注意与形近字“赍(jī)”(携带)的区分,避免混淆。

“赉给”作为古汉语专有词汇,其权威释义需依托经典辞书及历史文献,核心指向官方自上而下的物质赏赐行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赉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lài gěi(注音:ㄌㄞˋ ㄍㄟˇ),属于书面语或古汉语用法,含义为赏赐、赐予。以下是综合解释:


基本释义

  1. 词义解析

    • 赉:形声字,从“贝”(与财物相关),“来”表声,本义为赏赐财物(如《说文解字》释为“赐也”)。
    • 给:此处取“交付、给予”之意。
    • 整体:指上级对下级的财物或恩惠的赐予,常见于古代文献。
  2. 用法与语境

    • 多用于描述帝王、官府对臣民或有功者的赏赐行为。例如《隋书·食货志》记载:“所有賚给,不踰经费,京司帑屋既充,积於廊廡之下。”,意为赏赐财物不超过财政预算,国库充裕后存放于廊屋。

相关扩展


权威性与来源

如果需要进一步探讨相关词语或例句,可参考历史文献或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法射线变脸变色弊坏璧堂鄙误薄幸嘲讥紬布储敛盗汗颠人返倒藩戚风举纲宪耗损检断匠丽见金建堰角砧九芒决赛老公良晤缭墙领外流霜龙旒龙战玄黄买结毛象鸣雨闵雨攀累片甲不回平居朅来奇咳起头人造板燥子少不得奢汰十八变恃明双鬟私卒君子泰龟棠苎襕衫铁浮图吞刀刮肠徒设王八蛋未时五百罗汉五坊小儿五交纤趺香水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