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盟槃 ”。古代行盟礼时盛牲血的器皿。 汉 王充 《论衡·验符》:“金玉神寳,故出诡异。金物色先为酒罇,后为盟盘,动行入渊,岂不怪哉!” 金 元好问 《蛟龙引》:“尚方未入 朱云 请,盟槃合与 毛生 俱。”
"盟盘"是古代盟誓仪式中用于放置盟书或祭品的礼器,其形制多为青铜制盘状器具。《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古代诸侯盟会时用以盛放牲血的器皿",这一解释得到《周礼·秋官·司盟》中"掌盟载之法"郑玄注的印证:"载,盟辞也。盟者书其辞于策,杀牲取血,坎其牲,加书于上而埋之,谓之载书"。
据《中国青铜器辞典》考据,盟盘在春秋战国时期最为盛行,常与玉敦配套使用,盘用于盛血,敦用于盛食,共同构成"献血为盟"的核心礼器组合。考古发现如山西侯马盟书遗址出土的朱书玉片,佐证了《礼记·曲礼下》"约信曰誓,涖牲曰盟"的记载,这些玉简多置于青铜盘内进行埋藏。
从文字学角度分析,《说文解字》释"盟"为"杀牲歃血,朱盘玉敦",段玉裁注强调"凡盟,涖牲必先凿地为坎,杀牲于其上"的仪式特征,而"盘"作为承载器具,既具有实用功能,又暗含"天地为盘,载录信约"的象征意义。
“盟盘”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盟盘”指古代举行盟誓仪式时用来盛放牲血的器皿,通常以金属制成。其异体写法为“盟槃”。
在盟誓仪式中,盟盘承载牲血,象征缔约双方以血为誓的庄重性。这种器皿的形制和使用场景,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信约的重视。
该词为合成词,“盟”指盟约,“盘”指器皿,组合后特指与盟誓相关的礼器。
百数杯酒言欢猜疑残酌长裾赪杀车幰穿花纳锦除召词话寸白虫恩鱼耳提飞鸟惊蛇風艇干熯根深蒂固贡彻拐棒子观灯黑暗狱横滨鹤首挥毫祸生肘腋互走剑履上殿娇寒接线员缉缉翩翩津垫醵分君大夫锯牙钩爪孔雀花空室清野蜡月猎射理中啰説白道马伏马蹄形谋臣年齿喷筩迫于山核桃身无寸缕蛇行鳞潜侍教生素俭鼗音顽症闻雷失箸幄次吴均体侮嫚潇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