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蒲卢的意思、蒲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蒲卢的解释

(1).即果蠃。一种细腰的蜂。《礼记·中庸》:“夫政也者,蒲卢也。” 郑玄 注:“蒲卢,蜾嬴,谓土蜂也。《诗》曰:‘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螟蛉,桑虫也,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政之於百姓,若蒲卢之於桑虫然。”一说为芦苇。见 朱熹 集注。后因以“蒲卢”比喻对百姓的教化。 前蜀 贯休 《上杜使君》诗:“政术似蒲卢,诗情出冲漠。”

(2).一种细腰的葫芦。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壶卢》:“壶之细腰者为蒲卢……今之药壶卢是也。”

(3).复姓。 春秋 时 齐国 有 蒲卢胥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蒲卢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古语词,主要含义及演变如下:

一、核心释义:蜂类昆虫

指细腰蜂(蜾蠃),属膜翅目昆虫。《汉语大词典》引《诗经·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负之"的汉代郑玄笺注:"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煦妪养之,以成其子" 。此释义源于古人观察蜾蠃捕捉螟蛉幼虫喂养后代的现象,故"蒲卢"成为此类蜂的专称。

二、词源演变:从植物到昆虫

其本义实为草本植物。《尔雅·释草》载:"果臝之实,栝楼","果臝"即"蒲卢"的古音转写(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 。因栝楼的果实圆形似蜂巢,且蜾蠃常筑巢于蔓生植物间,古人遂以植物名"蒲卢"代称蜂类,形成词义转移。

三、文化意象:教化象征

在儒家典籍中衍生为教化包容的隐喻。《礼记·中庸》:"夫政也者,蒲卢也",郑玄注:"蒲卢,蜾蠃,谓土蜂也。取桑虫之子以为己子。政之于百姓,若蒲卢之于桑虫然。"此以蜂虫养育关系喻示君主当以仁政滋养民众,成为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符号。

四、扩展引申:易成之物

因蒲卢(栝楼)生长迅速,又引申指易成之事。朱熹《中庸章句》释:"蒲卢,沈括以为蒲苇,其性易生" ,后以"蒲卢"形容事物成就之速,如《朱子语类》论为学:"但能日新,便成蒲卢"。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蒲卢"条
  2.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
  3. 《礼记注疏》(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4. 《中庸章句》(宋·朱熹)
  5. 《梦溪笔谈》(宋·沈括)论蒲卢即蒲苇说

网络扩展解释

“蒲卢”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种解释:

1.蜂类名称(果蠃/蜾嬴)

2.植物名称(细腰葫芦)

3.复姓

补充说明

关于《中庸》中“蒲卢”的争议:

“蒲卢”在不同语境中可指生物、植物或姓氏,其文化意涵以《中庸》的政喻最为经典。若需进一步考据,可查阅《礼记》注疏及《本草纲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楞裱褙敝国布徧不问参偶厂子赤糜蠢蠢思动纯德到不的达斡尔语迭毁定归动车断斩翻天印风暖日丽粉红伏俟城伉厉歌袴宫监絓法横行略滑鱼浑茫活软贱类皆除戒示解位惊飈靖晏九神可兰经朗明亮牌刘基流言飞语蝞道涅文帕首平遣乞两权倾中外戎卫肉猪入赀少安无躁史籍帅服殊邻提石同音共律推用幄幕衔片絃索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