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波长的意思、波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波长的解释

[wavelength] 波在一个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

详细解释

相邻的两个波峰或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上篇第三章二:“颜色的感觉是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波作用于人的眼网膜而引起的。”《新华文摘》1983年第8期:“这样 延安 的广播电台,就要停止播音,另建一个同样波长的电台,赶在延安台停播的当天,接着播音。”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波长是波动现象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指波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定义与表示 波长用希腊字母λ表示,定义为相邻两个相位相同点(如波峰与波峰、波谷与波谷)之间的直线距离。例如水面上相邻两个波纹最高点的间距即为波长。

  2. 物理意义

    • 决定波的特性:在电磁波中,不同波长对应不同颜色(可见光波长范围380-780纳米);声波波长则影响音调高低,长波长对应低音,短波长对应高音。
    • 与介质关系:同一频率的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波长会改变(如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波长变短)。
  3. 计算公式 波长与波速(v)、频率(f)的关系为: $$ lambda = frac{v}{f} $$ 例如真空中光速恒定为3×10⁸m/s,红光频率4.3×10¹⁴Hz时,其波长: $$ lambda = frac{3 times 10}{4.3 times 10^{14}} approx 700text{纳米} $$

  4. 典型应用

    • 无线电通信:调频广播波长约3米(100MHz),5G毫米波波长1-10毫米
    • 医学成像:X射线波长0.01-10纳米,可穿透软组织
    • 天文观测:射电望远镜接收厘米级波长的宇宙信号

该概念由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于17世纪首次系统描述,现已成为波动光学、声学、量子力学等领域的核心参数。理解波长对分析波的衍射、干涉等现象至关重要。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波长: 波长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它指的是在波动过程中,波的一个完整周期所占据的空间长度。波长通常用 λ(lambda)表示。 部首和笔画: "波"字的部首是水,它在汉字中表示了与水相关的意思。"波"字共有8个笔画,按照书写顺序依次为横、撇、捺、撇、撇、竖、捺、点。 来源和繁体: "波"字的来源与其意义有关。它最早是从象形文字中演变而来的,原本表示水面波动的样子。在繁体字中,"波"字的形状与简体字基本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但波字的基本形态并没有太大差异。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稍微有些书法风格上的区别。 例句: 1. 这个电台播放的广播波的波长比较短。 2. 科学家用激光的特定波长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3. 无线电通信中,不同频率的电波有着不同的波长。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波动、波浪、波纹、波峰、波谷 近义词:震荡、振幅、频率 反义词:平稳、静止、静波

别人正在浏览...

熬出头版尹宝镜宝璋拔薤彪休嶒泓车技诚悦池田春阁戳弄灯笼锦丁粮邸园洞释讹变繁荣昌盛风驰电卷附笔浮竞福田浮言高悬秦镜龟焦过客历横笛化辑滉漭骄怠夹七夹八戒定机管急客竟旦金鸡独立戢臧蠲忧遽忙看徇硫酸镁麻叶皮闷海愁山明里你死我活篇记钱塘愆则癄瘁峭阤乞火犬齿世程孀娥滕王阁蜩蚬惕然王鸠惋慨微服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