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假寐。《后汉书·桓帝纪》:“监寐寤叹,疢如疾首。” 李贤 注:“监寐言虽寝而不寐也。” 王先谦 集解引 钱大昕 曰:“监寐,犹假寐也。”
(2).犹寤寐。《后汉书·袁谭传》:“我州君臣监寐悲叹。”
“监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拼音为jiān mèi,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假寐
指闭目休息但未真正入睡的状态。例如《后汉书·桓帝纪》中记载:“监寐寤叹,疢如疾首”,李贤注:“监寐言虽寝而不寐也”,王先谦进一步解释为“犹假寐”。这种用法强调身体处于休息状态,但精神未完全放松。
寤寐(日夜忧思)
表示日夜牵挂或忧虑,常见于形容内心深切的情感。如《后汉书·袁谭传》提到:“我州君臣监寐悲叹”,此处“监寐”指无论醒着还是睡着都处于悲叹的情绪中,体现持续性忧思。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献用例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篇章或古代注释资料。
《监寐》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其中,“监”是它的第一个字,“寐”是它的第二个字。
“监”字的拆分部首是“䍃”,它有6个笔画。“寐”字的拆分部首是“宀”,它有10个笔画。
《监寐》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为守夜、监视睡眠。它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和军队,人们在夜间执勤或守卫的时候,需要保持警醒,以防止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
《监寐》的繁体字分别为「監寐」。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差异。对于《监寐》这个词,古代的写法可能会稍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它的意思和构成。
1. 在古代宫廷中,值夜的侍卫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神贯注地进行监寐工作。
2. 在现代社会中,保安人员通常负责监察和巡逻,确保安全和秩序的维持。
监察、监视、监狱、寐室、寐眠、瞌睡、夜班、巡夜
守夜、守更、值夜、看守、警卫
安眠、入眠、入睡、沉睡、睡眠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