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的意思、明成祖的详细解释
明成祖的解释
明成祖(1360-1424) : 即“朱棣”。明朝皇帝。朱元璋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1402年攻破京师(今江苏南京),夺取帝位,年号永乐。为加强北部边防,防范蒙古势力南下,迁都北京,改南京为留都。在位时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重用宦官,设置东厂,开宦官干政之始。曾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并命人编纂《永乐大典》。
词语分解
- 明的解释 明 í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清
网络扩展解释
明成祖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1360-1424年)的庙号,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因年号“永乐”也被称为永乐帝。以下是关于他的详细解释:
一、身份与即位
- 出身: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
- 夺位过程:1399年以“清君侧”为名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攻占南京,推翻建文帝后登基。
二、统治成就
-
政治改革
加强中央集权,延续削藩政策,设立内阁和东厂(特务机构),改革官制。
-
军事与边疆
- 五次亲征蒙古,巩固北方边防;
- 东北设奴儿干都司,西北置哈密卫,西南设贵州布政使司,并经营西藏(政教合一)和南海地区。
-
文化与外交
- 编修《永乐大典》,为古代最大类书;
- 派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中外交流;
- 迁都北京,疏浚大运河,加强南北联系。
三、评价与影响
- 盛世之称:其统治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 争议:频繁战争和大型工程耗费国力,削藩不彻底为后世叛乱埋下隐患。
四、其他信息
- 谥号与庙号:初庙号“太宗”,后改“成祖”;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逝世:1424年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葬于北京明长陵。
以上内容综合自多个权威来源,如需完整信息可查阅相关网页。
网络扩展解释二
明成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明成祖》这个词是指明朝时期的第三位皇帝朱棣(1360年-1424年)的谥号,他的年号是成化,因此被称为明成祖。
拆分部首和笔画
明成祖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日”;它的笔画数是10画。
来源
明成祖这个称号是在朱棣死后追谥的,用来纪念他在位期间对国家的贡献。
繁体
明成祖的繁体字为《明成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明成祖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
1. 明成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建设,使得明朝达到了经济繁荣的顶峰。
2. 《明成祖》是对朱棣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褒奖。
组词
- 明朝
- 成化
- 朱棣
近义词
- 成化皇帝
- 明成化
反义词
- 明英宗
- 宣德皇帝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