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衮的意思、补衮的详细解释
补衮的解释
(1).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语本《诗·大雅·烝民》:“衮职有闕,维 仲山甫 补之。” 汉 阮瑀 《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愿仁君及孤,虚心回意,以应《诗》人补衮之叹,而慎《周易》牵復之义。” 宋 司马光 《谢门下侍郎表》:“逮事 仁皇 ,备员諫省,容逆鳞之愚直,无补衮之嘉谋。” 明 无名氏 《四贤记·义功》:“一点丹衷期补衮,半生孝道成虚局。”
(2). 唐 代对补阙的别称。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今漫疏於此,以示子姪之未能尽知者。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司空为空土……諫议为大坡、大諫;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衮。”
词语分解
- 补的解释 补 (補) ǔ 把残破的东西加上材料修理完整:缝补。补葺。亡羊补牢。 把缺少的东西充实起来或添上:弥补。补充。贴补。补习。滋补。 益处:不无小补。于事无补。 挖剜 笔画数:; 部首:衤; 笔顺编号:
- 衮的解释 衮 ǔ 古代君王等的礼服:衮服。衮衣。衮冕。华衮(色彩绚丽的官服)。 笔画数:; 部首:衣;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补衮”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综合解释:
一、本义与引申义
-
补救规谏帝王的过失
- 源自《诗经·大雅·烝民》:“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其中“衮”指帝王礼服,象征君权;“阙”即缺失。全句意为辅佐君主弥补过失,后演变为臣子进谏、匡正君王的行为。
- 如汉代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中提到“补衮之叹”,强调规劝的重要性()。
-
唐代官职别称
- 唐代“补阙”为谏官,职责是向皇帝进言,故别称“补衮”()。宋代洪迈《容斋四笔》也记载了这一用法。
二、相关背景
- “衮”本指古代君王或三公的礼服(),后引申为帝王或高官的代称,如“衮职”指君主之位,“衮司”指三公职位。
- 杜甫诗“备员窃补衮”中“补衮”即暗喻自己担任谏官的经历()。
“补衮”既有辅君纠错的抽象含义,也曾作为具体官职的别称,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政治理想与职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补衮》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纠正、补救。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 部首:衤(衣服部首)和巾(头巾部首)
- 笔画:共计12画
《补衮》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写法。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分为兩个字:「補」和「袞」。在古时候,这个词可能会写成「補裷」或者「補襢」。
下面给出一些例句来帮助理解和使用《补衮》这个词:
1. 他用勤奋的学习来补衮自己的知识不足。
2. 经理希望通过培训来帮助员工补衮业务能力。
与《补衮》相关的一些词汇和用法有:
- 组词:补救、补偿、补习、补充
- 近义词:纠正、修正、矫正
- 反义词:错误、失误、遗漏
希望这些简要的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迸击避谗搏噬不洁不能彀卜正猜嫉裁料曹司嘈囋长袂宠荣搊抬祷祠东南半壁犯克番石榴冯郞風囊分账佛像赅简隔开公派钩挂估贩诡观滚瓜烂熟含笑花禾谷夫人灰扑扑加非将校简峻絜皋竭力禁库浸想开单客寝控鲤览读雷菌量给留待龙武庞博轻侧清梵清睡三里雾骚扰深奸湿气竖毛丝牵台阶题亲相得响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