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毛利的意思、毛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毛利的解释

营业销售中,只除去成本,而尚未扣除其它费用支出时的利润。与“净利”相对。《人民日报》1989.1.7:“我们只要毛利能赚五千元,就可平价供给一台进口彩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毛利是商业活动中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基础性指标,指商品销售收入扣除直接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尚未减去其他费用和税金。以下从定义、计算、应用三个维度详细解析:

一、定义与核心概念

  1. 基本含义
    毛利是企业销售商品或服务时,仅减去直接成本(如原材料、生产成本)后的利润,与“净利”相对。例如,商品流通企业的毛利=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而生产企业则为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

  2. 与净利的区别
    毛利未扣除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税金等间接支出,因此高于最终净利。如指出,毛利仅反映业务主要支出情况,而净利需综合所有费用。

二、计算公式与示例

  1. 通用公式
    毛利=营业收入(或销售额)-营业成本(或已售产品成本)。例如:

    • 若某商品售价100元(不含税),进价60元,则毛利=100-60=40元;
    • 若某工厂销售收入50万元,生产成本30万元,毛利=50万-30万=20万元。
  2. 延伸指标:毛利率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用于横向比较企业盈利能力。例如上述商品毛利率=(40÷100)×100%=40%。

三、作用与影响因素

  1. 实际应用场景

    • 定价策略:通过分析毛利率调整售价,如提到企业可能根据目标毛利决定是否接受订单;
    • 经营评估:毛利趋势反映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如指出毛利是核算经营成果的关键依据。
  2. 影响因素

    • 外部因素:市场供需变化导致售价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成本(如、5提及);
    • 内部因素:生产效率、成本控制能力等,例如优化供应链可降低采购成本以提高毛利。

四、注意事项

毛利分析需统一数据口径,如强调需使用不含税收入和成本。此外,不同行业对“直接成本”的定义可能存在差异,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判断。

网络扩展解释二

《毛利》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毛利》是一个汉字词语,有多种含义和用法。

拆分部首和笔画

《毛利》的部首是毛(每),笔画数为10画。

来源

《毛利》这个词最早来源于古代汉语,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甲骨文时期。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繁体

《毛利》的繁体字为「毛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会有一些变化。关于《毛利》这个词,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我们不具体了解。

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毛利》这个词的例句:

1. 他勤奋努力,积累了不少财产和毛利。

2. 这本书的版权归作者所有,他将从中获得一定的毛利。

组词

与《毛利》相关的组词有:

1. 利润

2. 毛利率

3. 毛利额

近义词

与《毛利》意思相近的单词有:

1. 盈利

2. 利益

3. 收益

反义词

与《毛利》意思相反的单词有:

1. 损失

2. 亏损

3. 赔本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