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平乐苑的意思、平乐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平乐苑的解释

见“ 平乐观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一、字义溯源

  1. “平乐”

    • 平:本义为“平坦、安定”,引申为“太平、康宁”。《说文解字》释:“平,语平舒也”,象征平和安乐之境。
    • 乐:意为“喜悦、和谐”,《尔雅·释诂》注:“乐,喜也”,常与祥瑞、欢庆关联。
    • 合义:“平乐”即“太平康乐”,多见于古籍描述盛世景象,如《汉书·礼乐志》“大化平乐”。
  2. “苑”

    • 指古代帝王或贵族的园林,《说文》:“苑,所以养禽兽也”,后扩展为“荟萃之地”,如“文苑”“艺苑”。

二、历史实例与文献依据

  1. 汉代“平乐苑”

    • 属上林苑建筑群,为皇家宴乐场所。《三辅黄图》载:“上林苑中有平乐馆,武帝元封六年作”。
    • 《汉书·武帝纪》提及“设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处平乐观”,印证其外交宴飨功能。
  2. 唐代长安“平乐苑”

    • 位于长安城东,为宫廷游乐地。唐代韦述《两京新记》记:“东内苑南有延政门,门西即平乐苑”。

三、现代语义与延伸


参考文献来源

  1.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2. 《尔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3.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4. 《三辅黄图校释》(中华书局2005年版)
  5. 韦述《两京新记辑校》(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6. 《洛阳地名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
  7. 《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平乐苑”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既可指历史建筑,也可作为成语使用,具体解释如下:

一、作为历史建筑

“平乐苑”是汉代宫观名,又称“平乐观”或“平乐馆”,最初由汉高祖修建,汉武帝时期扩建,位于长安上林苑内。东汉时期,明帝将部分建筑迁移至洛阳西门外,成为当时重要的皇家园林和大型活动场所。例如《后汉书》记载,汉灵帝曾在此举行军事演练,而张衡的《西京赋》中也提及此地为帝王巡游之地。

二、作为成语使用

“平乐苑”被引申为形容社会和谐、生活安定的理想场所。其含义包含:

  1. 基本释义:指人们和睦相处、无忧无虑的美好环境,融合了“平乐”(平安快乐)与“苑”(园林)的意象。
  2. 典故来源:出自《后汉书·陈蕃传》。东汉官员陈蕃治理有方,百姓安居乐业,他将此归功于“平乐苑”的建立,认为园林般的和谐环境能促进社会安定。
  3. 引申义:现代也用于形容平和乐观的心态,强调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态度。

三、其他关联信息

部分资料提到“平乐苑”作为现代小区名称(如),但此用法与历史或成语无直接关联,需根据语境区分。

“平乐苑”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既可指汉代宫观,也可喻指理想的社会状态或个人心态。

别人正在浏览...

巴嘎本本分分晨兴夜寐垂帘打拳登叙琱辇订定坟寺愤邑告变官差衮然寒疮酣歌醉舞函人皓首横见侧出亨衢和戎涣弛黄豆诲责昏冥捷黠缉事即速矶头霁雾苴茅裂土栲折刻骨仇恨况荣括发邻睦绿灯门侄铭怀鸣桹暝烟冥幽拏讹头狞悍屏翳乾鲜青皋全能冠军拳拳在念散叛善感盛养识货手拐宿闻条卓挺拔体型献琛橡胶树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