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四通八达的大道。《易·大畜》:“何天之衢,亨。” 孔颖达 疏:“乃天之衢亨,无所不通也。” 唐 元稹 《苦雨》诗:“东西生日月,昼夜如转珠。百川朝巨海,六龙踏亨衢。”
(2).常以喻美好的前程。 唐 李商隐 《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糲食空弹剑,亨衢詎置锥!” 宋 沉括 《贺赵龙图》:“妙策凌云,擢起英豪之域;亨衢振翼,俄登直侍之联。” 清 朱彝尊 《曹先生溶挽诗六十四韵》:“壮日膺乾顾,亨衢协泰交。”
“亨衢”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hēng qú(注音:ㄏㄥ ㄑㄩˊ),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字面意义
指四通八达的大道,即交通便利、通达无阻的道路。例如唐代元稹《苦雨》诗中的“六龙踏亨衢”,便以“亨衢”形容广阔的道路。
比喻意义
常引申为光明的前程或顺遂的运势,如宋代沈括《贺赵龙图》中“亨衢振翼,俄登直侍之联”,即以“亨衢”比喻仕途通达。
典籍来源
最早见于《易经·大畜》:“何天之衢,亨。” 孔颖达疏释为“天之衢亨,无所不通”,强调其“通达”的核心含义。
文学用例
唐代李商隐《咏怀寄秘阁旧僚二十六韵》中“亨衢詎置锥”,借“亨衢”反衬自身境遇,体现其比喻用法。
总结来看,“亨衢”既可用于描述实际道路,更常用于对人生、事业的美好祝愿,兼具实用与文学色彩。
《亨衢》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通达的道路”或者“畅通无阻的街道”。这个词常常用来形容交通状况良好,道路顺畅的情况。
《亨衢》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亠”和“衣”,部首“亠”表示盖着东西的容器,“衣”则表示衣物。它一共有11个笔画。
《亨衢》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字形体。现代传世字典,如《康熙字典》和《说文解字》,都有收录这个词。在简体字中,它的写法为“亨衢”,而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亨衢”。这是因为繁体字在历史上保留了更多传统汉字的形体和字意。
在古时候,汉字的形体和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以《康熙字典》为例,它记录了《亨衢》的古时写法是“亨衢”。这个字的结构比较朴素,用传统的笔画和构造方式书写。
以下是一些关于《亨衢》的例句:
与《亨衢》相关的组词有:
与《亨衢》意思相近的词语有“畅通无阻”、“顺畅”;与其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拥堵”、“阻塞”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