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订定的意思、订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订定的解释

(1).修订;校定。《宋史·儒林传七·魏了翁》:“乃著《九经要义》百卷,订定精密,先儒所未有。” 明 宋濂 《<孝经集善>序》:“ 元 室之初, 吴文正公 出于 临川 ,又以今文为正,颇遵刊误章目,重加订定,而为之训解,其旨益明而无遗憾矣。” 鲁迅 《<准风月谈>后记》:“我幸而藏着原本,现在订定标点,照样的抄录在这里。”

(2).订立定当。 清 曾纪泽 《携带参赞官暂赴俄都片》:“臣查 中 俄 约章虽经订定,而交涉未完,案件尚多。” 蔡锷 《致袁世凯电》:“拟请中央将选举章程订定颁行,以便遵照办理。” 徐特立 《整顿第一女师之计划》:“订定科学成绩考查法。”

(3).约定。 鲁迅 《华盖集·“碰壁”之后》:“底下是请教员开一个会,出来维持的意思的话,订定的时间是当日下午四点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订定(dìng dìng)是现代汉语中的复合动词,由“订”与“定”两个语素构成,核心含义指通过商议、审查后正式确立规则、计划或文本内容,强调结果的权威性与稳定性。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核心释义

  1. 商议后确立

    指经讨论、修改后最终确定文本或制度。

    例:双方代表共同订定合作协议条款。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

  2. 审查修正后裁定

    侧重对已有内容的修订与最终确认,含“审定”义。

    例:专家组订定了新版技术规范。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二、引申用法


三、古籍用例佐证

《晋书·刑法志》:“删旧科,订定新律。”

《明史·职官志》:“凡礼仪制度,皆由礼部订定。”

来源: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近义词辨析

注:本文释义综合《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及历史文献用例,释义符合汉语规范性与学术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订定”一词,经查证可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注意:

  1. 词汇辨析角度
    现代汉语中“订定”并非规范常用词,更常见的用法是“订立”或“制定”。
    • “订立”指经过协商确定条约、合同(如:双方订立合作协议)
    • “制定”指创制法规、计划(如:政府制定新政策)

  2. 可能存在的特殊用法
    在台湾地区法律文本中,“订定”可作为动词使用(如《民法典》第153条),意为“经协商后确立”,相当于“订立”的正式表达。

建议注意语境:
• 若在普通场景遇到该词,可能是“订立”“制定”的笔误
• 法律文本中需结合具体条文分析其定义
• 两岸用语差异需特别关注(如台湾法规常用“订定”)

别人正在浏览...

捱捱儿包工头波罗不分忏仪程较储傅鉏牙麤莽道德关系大章车的尔点逗调一订单敦恪度数恶例法学粪丸勾兑花边人物呼抃隳名隳颓交初教管蛟龙擘水家散人亡嘉菽集蓼巨牍俊群可听苦斗犂轭里邻临监门钉难问捻头排插咆号平楚卿云鹊檐仁民少习世风筮盍实田水母水蛆树凉玩影硙轮文孙无翼而飞仙萱萧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