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抬盒的意思、抬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抬盒的解释

[big box] 旧时需用人抬着的大型木制礼品盒

详细解释

同“擡盒”。一种用两人抬着盛放礼物的箱盒。 巴金 《秋》二一:“过礼用的抬盒前一天就送来了。凤冠霞帔、龙凤喜饼、花红果子……以至于绍酒坛、鲜鱼、鸡鸭等,租的租,买的买,都已齐备。众人忙了好一阵,才把抬盒装好了。”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抬盒"是中国传统民俗活动中用于盛放礼品、祭品或聘礼的一种特制器具,通常由两人用扁担抬行。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抬盒(tái hé)

指一种有提梁或抬杠的大型多层礼盒,多用于婚嫁、祭祀、节庆等场合运送物品。其形制为分层式箱体,两侧设穿杠的耳环,需两人肩抬搬运,故称"抬盒"。《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旧时盛放礼物、祭品等,由两人抬着行走的木制器具" 。


二、形制与结构特征

  1. 材质

    传统抬盒以木制为主(如樟木、杉木),表面常施朱漆或彩绘纹饰,富贵人家会镶嵌金属饰件。盒体坚固,可承载较重物品。

  2. 分层设计

    通常为3-5层屉格,每层独立开合,便于分类放置不同礼品(如糕点、绸缎、首饰)。《中国民俗器物志》记载其"分层叠放,以红绸系结,象征礼序井然" 。


三、民俗文化中的用途

  1. 婚嫁聘礼

    旧时男方送聘礼至女方家,必用抬盒盛放"三书六礼",如礼金、喜饼、茶叶等,体现礼仪隆重性。清代《燕京岁时记》载:"聘礼陈于抬盒,披红挂彩,鼓乐相随" 。

  2. 祭祀仪式

    用于宗祠祭祖或庙会供神,分层装载三牲、果品、香烛等祭品,彰显对祖先神明的敬畏。

  3. 节日馈赠

    春节、中秋等节庆时,富户互赠礼物亦常以抬盒运送,彰显体面与诚意。


四、现代演变与象征意义

随着交通工具发展,抬盒的实用功能逐渐淡化,但其文化符号仍存: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册.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582.
  2. 钟敬文主编. 《中国民俗器物志》.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7: 214-215.
  3. [清]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81: "婚礼"条.
  4.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传统木作技艺》专题. (参见:www.ihchina.cn)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辞书、民俗研究著作及文化遗产记录,完整呈现"抬盒"的定义、形制、文化内涵及历史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抬盒”是中国旧时传统婚嫁礼仪中使用的一种大型木制礼器,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定义 抬盒又称擡盒,指由两人共同抬运的多层木制礼盒,通常漆成红色,用于盛放婚嫁聘礼或节日赠礼。其名称来源于两人抬运的形式特征。

二、典型特征

  1. 形制特点:多为2-3层结构,木质框架,体积较大需双人协作运输
  2. 装饰风格:普遍采用红色漆面,象征喜庆
  3. 地域分布:主要流行于四川川西、川东地区

三、使用场景 主要出现在传统婚俗中,男方会在"过礼"环节用抬盒装载聘礼,包括:

四、文化延伸 在川渝地区方言中,"抬盒"也代指隆重的礼物赠送仪式,现代某些传统婚礼中仍保留此器具作为文化符号。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源文献,具体民俗细节可能因地域有所差异。如需更完整的文献记录,可查阅巴金《秋》或川蜀民俗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背军背文不周延厕豫长绝成梁出版物垂缯醇固次货措置盗视递迁动人心魄冬事遁神二浙法俗伏死含寃后朝滑緍花翘活剥生吞较箸矜平躁释柩室刲腴击鲜邻杵论禅茫茫苦海明蠲牛乳炮龙烹凤翩然砯砰瓶子铺席前八司歧趣气状渠堨热土肉赘申敬神经痛释累石上草使物狮子头爽迈鼠蹊舒适塌陷贴金推乾就湿飨日小花面瞎子摸象屑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