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糙拙劣。 清 薛福成 《上曾侯相书》:“言辞芜拙,字跡麤劣,伏惟恕而察之。”《中国近代文论选·论科学之发达可以辟旧小说之荒谬思想》:“思想犹光线也。无数之光线,范以聚光镜,则匯於一点。若以麤劣之质承之,则散漫而无归宿。科学者,思想之聚光镜也。”
麤劣(cū liè)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多写作“粗劣”,指事物粗糙、低劣、质量差。以下是详细释义:
字形结构
“麤”由三个“鹿”组成,本义指鹿群奔跑时扬起的尘土,引申为“粗糙、不精细”㈠。
“劣”由“少”和“力”构成,表示力量薄弱、质量低下㈡。
二字组合强调事物粗陋不堪的本质。
核心词义
文献例证
引申含义
现代写法
根据《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年),“麤”为“粗”的异体字,现统一写作“粗劣”㈤。
近义对比
词汇 | 侧重含义 | 示例 |
---|---|---|
粗劣 | 材质或工艺低劣 | 粗劣的仿制品 |
粗糙 | 表面不光滑、不细致 | 手感粗糙的布料 |
低劣 | 品质或水平低下 | 低劣的产品质量 |
㈠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㈡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㈢ 王力. 《王力古汉语字典》[M]. 中华书局, 2000.
㈣ 张君房. 《云笈七签》[M]. 中华书局, 2003.
㈤ 教育部. 《通用规范汉字表》[Z]. 2013. 官网链接
注:古籍中“麤劣”的使用需结合语境理解,现代书面语建议使用规范词形“粗劣”。
“麤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详细解释:
如需更多用例或历史演变信息,可查阅《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
百川掰腕子白譔补记测癞掣板赤犮词穷大难不死邓惠断编残简顿迹附陈负忝符印还活海青碾酣红轰笑恢悦简稽鉴谅检取劫难洁言祭陌精究九剑酒季夏倦惮决滞抗迈老天拔地蜡石垒七修斋离鸿令妇笼火笼鸟龙舆胧月马公帐面颊迷眩你老子巧便起本骑赤鲤拳局劝勉取债省睡双胞胎霜锸飧饔獭褐醓醢桃孩维星无休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