甪里的意思、甪里的详细解释
甪里的解释
(1).古地名。在今 江苏 吴县 西南。 唐 齐己 《寄梁先辈》诗:“ 陈琳 笔砚甘前席, 甪里 烟霞待共眠。”
(2).复姓。 东汉 有 甪里若叔 。见《续通志·氏族八》。
词语分解
- 甪的解释 甪 ù 〔甪直〕地名,在中国江苏省苏州市。 〔甪堰〕地名,在中国浙江省海盐县。 〔甪里〕a.古地名,在今中国江苏省吴县西南;b.复姓。 笔画数:; 部首:用; 笔顺编号:
- 里的解释 里 (④⑤裏) ǐ 居住的地方:故里。返里(回老家)。 街坊(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里弄(恘 )。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里程牌。 衣物的内层:被里。 内部,与“外”相对,并引申为
专业解析
甪里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作为古地名
指古代吴地的一个里弄名称,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境内。该地名历史悠久,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甪直古镇至今仍保留着“甪里”的历史印记,其名称即源于此古地名。古镇以其水乡风貌、古桥林立(现存41座宋元明清古桥)和保圣寺唐代塑壁罗汉闻名,印证了“甪里”作为地理概念的文化延续性。
二、作为复姓
源于周代著名隐士“甪里先生”(本名周术)。他是“商山四皓”之一(另三位为东园公唐秉、绮里季吴实、夏黄公崔广),因避秦末战乱隐居商山(今陕西商洛)。汉高祖刘邦曾欲废太子刘盈,吕后采纳张良计策,请出德高望重的甪里先生等四人辅佐太子,使其地位得以稳固。“甪里”作为姓氏即源于这位隐士的居住地(甪里),其后裔以地为氏。此姓氏在《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等正史中均有明确记载,是现存较罕见的复姓之一。
字形与读音解析
- “甪” 字读作lù(音同“鹿”),是一个象形字。其甲骨文字形似牛角,本义指兽角。《康熙字典》引《正韵》释为“兽名”,后主要用作地名或姓氏用字。需注意与“角”(jiǎo)字在形、音、义上的区别。
- “里” 在此处读作lǐ(音同“理”),为古代基层行政单位(如“里弄”“乡里”),亦指居住地。
现代应用
“甪里”作为地名,集中体现于“甪直古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其名称直接承袭古地名“甪里”。作为姓氏,甪里氏后裔仍有分布,多见于江南地区及相关历史文献记载中。
参考资料依据
- 地名释义参考《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及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人民政府官方文旅资料。
- 姓氏渊源及历史人物考据依据《史记·留侯世家》(中华书局点校本)、《汉书·张良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及《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甪里”词条。
- 字形字音解析依据《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影印本)及《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甪”字条目。
网络扩展解释
“甪里”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解释需结合历史、地理和姓氏文化综合分析:
一、字形与读音
- 字形:甪(lù),非“用”或“角”,属生僻汉字,常见于地名和姓氏。
- 读音:读作“lù lǐ”,常被误读为“用里”或“角里”。
二、地理含义
- 古地名
指今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衙甪里村一带,唐代已形成村落,属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古代文献中亦记载为“吴县西南”(今属吴中区)。
- 得名由来
因汉代隐士周术(号“甪里先生”)隐居于此,村落以其号为名;另因境内有“甪头山”,村以山名。
三、姓氏与人物
- 复姓:甪里为罕见复姓,东汉有名为“甪里若叔”的人物。
- 历史人物:甪里先生(周术)为“商山四皓”之一,与园公、绮里季、夏黄公并称,是汉初著名隐士,班固《汉书》有载。
四、常见误用与辨析
- 误写误读:常被误作“角里”或“用里”。
- 文学引用:唐代诗人齐己在《寄梁先辈》中曾用“甪里烟霞”指代隐逸生活。
“甪里”既是承载历史记忆的地名,也是与隐逸文化相关的复姓。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地理沿革或人物典故,可参考《汉书》《续通志》等文献,或查询苏州市地方志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本计兵不汙刃不从策名插科使砌禅规城防螭魅魍魉打里打外跌剥东南独峯驼芳词鬼庭固让黄金缕黄毛鞑圜壶狡弄假人假义藉甚进膺蓟邱极艳开私门铠鑐老人山里夫栾子眯糊殁世木大沐猴衣冠木牐凝冷呕哕譬类评头论足牵黄谦下乾阳殿漆妃侵伐情知道全力润身僧阁上蔡鹰卢山栖谷饮删润身退功成神助霜虫鼠遁熟衣四面宿善微察秋毫圬者虾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