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长嗟的意思、长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长嗟的解释

犹长叹。 南朝 梁 王僧孺 《寄何记室》诗:“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 唐 杜甫 《祠南夕望》诗:“湖南清絶地,万古一长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长嗟(cháng jiē)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深长、沉重的叹息,常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如悲愤、哀伤、无奈或感慨。以下从语义、用法及文化内涵三方面解析:


一、语义解析

  1. 字义构成

    • 长:指时间或空间的延续性,此处强调叹息声的悠长、持久。
    • 嗟:文言叹词,本义为呼喊或感叹(《说文解字·口部》:"嗟,咨也"),后引申为悲叹、痛惜。

      二字结合,突出情感宣泄的绵长与沉重,较普通叹息更具感染力。

  2. 情感指向

    多用于表达:

    • 忧思郁结:如对人生际遇、时光流逝的无奈(例:"长嗟命未谐");
    • 悲愤不平:如对不公遭遇的控诉(例:"长嗟天道曲如弓");
    • 怀古伤今:如触景生情引发的历史感慨(例:"登高长嗟,涕泗滂沱")。

二、文学用法与典例

  1. 古典诗文中的运用

    • 《乐府诗集·梁甫吟》:

      "长嗟泪沾缨,谁能怀忧独不叹?"

      以"长嗟"强化英雄失路的悲怆,体现壮志难酬的沉痛。

    • 李白《古风》:

      "抚心长嗟,泣下沾襟。"

      通过长嗟动作,具象化内心郁愤,增强抒情张力。

  2. 现代语境延伸

    当代文学仍保留其书面语色彩,多见于:

    • 历史小说:刻画人物内心矛盾;
    • 悼念文本:表达对逝者的追思与憾恨(例:"抚碑长嗟,哀思难绝")。

三、文化意蕴

"长嗟"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悲为美"的审美倾向,与"长叹""太息"等词构成情感表达谱系,但更侧重: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卷,第10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年。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嗟"字条,2014年修订版。
  3.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长""嗟"释义,商务印书馆,2020年。
  4. 《全唐诗》李白卷、乐府诗选注(中华书局,2018年)相关篇目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长嗟”是一个文言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分析理解:

一、基本释义

长嗟(拼音:cháng jiē)意为长叹,指因情感深沉(如忧思、无奈、悲怆等)而发出的悠长叹息。该词由“长”(形容时间或空间的延续性)与“嗟”(感叹词)组合而成,强调叹息的绵长与情感浓度。

二、文学用例

  1. 南朝梁·王僧孺《寄何记室》:“思君不得见,望望独长嗟。”
    ——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不得相见的怅惘。
  2. 唐·杜甫《祠南夕望》:“湖南清絶地,万古一长嗟。”
    ——借景抒怀,感慨历史沧桑与个人孤寂。
  3. 李白《塞下曲》:“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以边塞为背景,劝慰思妇勿因离别而过度哀叹。

三、字源解析

四、近义与关联词

“长嗟”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抒情手法,通过绵长的叹息传递深沉情感,多用于表达思念、孤寂或对境遇的感慨。其释义与用例在历代文献中高度一致,具有稳定的语义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别义箅子草窃娼楼谄首抽彩仇虏胆粗气壮的脰乌垫财點絳唇多彩腹背之毛傅吕高屋帽郭术孤斟寒湿豪俊和润何至画绘急慌慌噤闭金钱蟹决发军座恪遵鍊精敛赀料子聋瞽论题买盐梅福闹饮般伏配德棚头浅俗前所未有轻锐榷采人来人往如像腮腺山复整妆束心思辨司炉逃败滔风天经地义恌轻体履玩日愒岁为书闲欺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