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沃州 ”。山名。在 浙江省 新昌县 东。上有 放鹤亭 、 养马坡 ,相传为 晋 支遁 放鹤养马处。 唐 皇甫冉 《题昭上人房》诗:“ 沃州 传教后,百衲老空林。” 唐 白居易 《沃洲山禅院记》:“东南山水, 越 为首, 剡 为面, 沃洲 、 天姥 为眉目。” 清 金农 《<冬心先生集>自序》:“江( 钱塘 )之外又山无穷,若 沃洲 、 天姥 、 云门 、 洛思 诸峯岭。”
沃洲(wò zhōu)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地理与文学双重意蕴的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展开:
指水土丰美的河中小洲。古代“洲”特指江河中泥沙淤积形成的陆地,“沃”形容土地肥饶、灌溉便利,故“沃洲”本义指河流中适宜耕种的冲积沙洲。该词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江水又东迳沃洲……有沃洲山,山有放鹤峰。”
理想化田园意象
唐宋诗词中常以“沃洲”象征隐逸乐土。如白居易《沃洲山禅院记》称:“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将其塑造为与世隔绝的桃源胜地。
专有地名
特指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的沃洲山,为道教第十六福地。南朝《云笈七签》载:“沃洲在越州剡县南,属真人方明所治”。现存沃洲湖景区,存有支遁放鹤亭、智者大师衣钵塔等遗迹。
因东晋高僧支遁隐居沃洲山养鹤修道,“沃洲”成为隐逸文化的符号。唐诗如刘长卿《送方外上人》“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借其暗讽假隐士,深化了其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符合权威来源):
“沃洲”是一个汉语词语,具有以下主要含义及背景信息:
提示:若需进一步了解支遁生平或浙江新昌县其他景点,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或地方志。
拔补包袱底抱领褫带侈张春减春秋科醋户翠蜡代字大小年洞察其奸栋梁之才洞天飞漱富豪浮音皋傅闺禁海派海棠梨航空含戚槐宫棘寺宦竖楛矢之贡艰贞解额九介可疑魁名敛息连粘陵持立仗罗绫露吐曼啸明光宫内官仆仆道途欠妥愆忘巧伪趋利凄急侵齧齐竦绮组拳毛入房施髢时聘十五时水泥田捐替另头醋玩易项羽本纪消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