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俗体的意思、俗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俗体的解释

(1).格调不高雅的文体。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序》:“夫文有神来、气来、情来,有雅体、野体、鄙体、俗体。”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法》:“学诗先除五俗:一曰俗体,二曰俗意,三曰俗句,四曰俗字,五曰俗韵。” 郭绍虞 校释引 陶明濬 《诗说杂记》:“俗体者何?当是所盛行如应酬诸诗,毫无意味,腴词靡靡,若试帖等类。”

(2).指俗体字。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其在中书,堂吏书牒尾,以俗体书宋为宋。公见之,不肯下笔。” 元 周伯琦 《六书正讹序》:“虽或辨其舛戾,而犹淆以俗体。”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俗体”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层主要含义,需结合文献来源综合解释:

一、文体概念

指格调不高雅的文学体裁或风格。宋代严羽《沧浪诗话》将“俗体”列为学诗需避免的“五俗”之首,与雅体相对,主要指缺乏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也将俗体与雅体、野体等并列为不同文风类型。

二、文字学概念

指民间流行的非规范汉字字形,即俗体字。这类字形特点包括:

  1. 简化笔划:如“燈”简作“灯”,“墳”简作“坟”;
  2. 更改声旁:如“遷”作“迁”,“驢”作“驴”;
  3. 历史演变:最早见于六朝碑刻,隋唐时期大量出现,唐代《干禄字书》已系统记录;
  4. 使用场景:常见于民间手写、商标广告、方言或网络用语。

典型示例

需注意:俗体字虽长期存在,但历史上长期被视为非正式书写形式,与正体字并行使用。20世纪汉字简化时,部分俗体字被纳入规范(如“灯”“体”)。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俗体

俗体是一个常用于描述书法字体的词语,指的是平常人常见或普通人常用的字体。它拆分的部首是人字旁,并且它的笔画数是7画。来源于汉字演变过程中的一种书法风格,被广泛用于各种文书的书写。

在繁体字中,俗体的写法为「俗體」,體字是指字形和结构,因此「俗體」的意思类似于俗体。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很多种,而俗体就是写得比较普通、朴素的一种写法。与其他书法风格相比,俗体的字形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笔画变化和装饰。因为它的书写简单,所以在古代的文书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个关于俗体使用的例句:

1. 这篇文章的字体很漂亮,使用了俗体,看起来舒服又清晰。

2. 这幅书法作品体现了古代俗体的简朴之美。

除了以上的例句外,一些常见的组词包括:俗体字、俗体画、俗体书法等。

近义词方面,可以使用通俗字、正体等词语来代替俗体。

而反义词可以选择高体、楷体等书法风格来跟俗体进行对比。

别人正在浏览...

隘陿阿耶孃卜甲长绡尘渴车旗赐予翠衾大槐宫弹曲盗鬻鼎吕儿童福利院发狂变死凡此法益废免風帘丰融服畴供馈古门道衡霍黄公假封缄藏搅断剿抚兼施假厮儿结聚襟制极塞救难解危旧业极问记问空场空域辽板鹂鹒离怀灵蔡龙牓龙漏偏疼擗摽钳口结舌樵翁啓迪情故穷追不舍染绛日升月恒折辱市升世廕铁靴政策夗专文身断发五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