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供餽 ”。供应。《西京杂记》卷四:“此资业之厚,何供馈之偏耶?”《周书·异域传上》:“及 杨忠 与 突厥 伐 齐 , 稽胡 等復怀旅拒,不供粮餼。 忠 乃诈其酋帅,云与 突厥 欲回兵讨之。酋帅等惧,乃相率供馈焉。” 唐 元稹 《河南元君墓志铭》:“朝廷有事於 淄 蔡 ,累百万之费……凡主供馈之百一於君者,皆以课迁。” 宋 叶适 《终论二》:“今既减经总制,罢和买、折帛、 蜀 之折估、青草,而内出二年之费以供餽四总领矣。” 清 梅曾亮 《朱孺人墓志铭》:“宾客酒浆束脩之供馈,能内外支拄,不见罅漏。”
“供馈”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含义为供应。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供馈”指提供物资或资源以满足需求,常见于古代文献中表示对粮草、物品的供给。
异体写法
该词亦可写作“供餽”,两者为同义异形词。
文献用例
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西京杂记》等古籍。
供馈是一个成语,通常指向神明或尊贵的人献上供品或馈赠,表示恭敬和敬意。
供馈的部首分别为仓和食,总共有11画。
供馈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宗教和礼仪文化。在古代,人们相信神明或尊贵的人有着超越凡人的地位和力量,因此会将食物、物品或珍宝奉献给他们,以示敬意和祈求保佑。
供馈的繁体字为「供饋」。
古代汉字中的供馈字的写法稍有差异,举几个例子:
1. 我们在庙里准备了丰盛的食物来供馈神明。
2. 皇帝每年都会接受来自各地官员的供馈。
供奉、供品、献供、馈赠、奉献等
献祭、贡献、致敬、奉献等
索取、占有、欺诈等
腤气白玉腴悲恨碑石本格拉寒流本农边藩笔帽[儿]避退持正不挠处断搭挡代偿电母敌焰肥醲篙梢规取鸿图华构宦况浑浊护坡驾犁坚密骄佷髻鬟金鵾车金勒津气絶叹抗击利傍倚刀盠顶六花鸾蜂蜜鬘饰枚列懞挣妙香民夷蹑级农径祈祷倾耳热衷闪铄善详沙外生硝十一月手诲寿礼霜鵶似曾相识思愿筒环微疾问齿相忘鳞校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