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存。 前蜀 杜光庭 《蜀王仙都醮山词》:“輟鹤洞缄藏之本,为人天宗奉之经。”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每朔望日必陈列其家所藏四朝宸翰,及宣赐器皿於堂上,率其子孙罗拜其下。拜毕,缄藏如初。” 清 唐孙华 《再哭姜西溟》诗:“畴昔所著书,笥櫝犹缄藏。”
“缄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缄藏”由“缄”和“藏”两字组成,意为隐藏、保密或秘密保存。
古代文献中常见该词,例如:
“缄藏”不仅指物理上的封存,更包含对信息的主动隐匿,常见于正式或文学语境中,强调保密行为的严谨性与持续性。
缄藏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收藏起来,不公开或不表露。拆分部首和笔画如下:
部首:缶(fǒu)
笔画:11画
这个词来源于古代中国的文化习俗,古人在重要的文件或书籍上会用缄封的方式来保存,以免被他人窥探。因此,缄藏一词表示将某物珍藏起来,不让他人知晓。
缄藏这个词在繁体中文中的写法为緘藏。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较为繁琐,一些字在组成结构上与现代的写法有所不同。缄藏在古代汉字中的写法为“緘藏”。在现代,该字的写法被简化为“缄藏”。
以下是缄藏的例句:
1. 他缄藏了多年的心事终于被揭开了。
2. 这家博物馆收藏了众多古代文物,都被精心地缄藏在酒史之中。
以下是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缄默、缄口、缄寂、藏书、藏品、收藏
近义词:保存、封存、隐藏
反义词:公开、分享、揭露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