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儿童福利院的意思、儿童福利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儿童福利院的解释

中国城镇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收容、教养无家可归、无生活来源的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同时收养有家但无力照管的自费残疾儿童。实行供养、治疗、教育相结合的收养方针,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康复活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儿童福利院是国家设立的专门收容、养护和教育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及家庭无力抚养未成年人的社会福利机构。其核心职能包括为上述特殊困境儿童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医疗康复、基础教育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性服务,确保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实现。

根据《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第63号),这类机构需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通过专业社工、医护人员和特教老师组成的团队,为儿童创造类家庭化成长环境。服务对象主要涵盖公安机关出具捡拾报案证明的弃婴、法院宣告的孤儿,以及经民政部门评估确认的监护缺失儿童。

我国儿童福利体系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和《民法典》第三十二条建立,强调国家替代监护责任。现代儿童福利院已从传统救济模式转型为发展型福利,注重儿童个性化需求满足和社会融入能力培养。

网络扩展解释

儿童福利院是中国为特殊儿童群体提供救助和保障的社会福利机构,其核心定义及职能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儿童福利院是由国家兴办、民政部门主管的公益性机构,主要服务于无家可归、无人抚养的孤儿、弃婴、残疾儿童,以及因家庭无力照管的自费残疾儿童。根据2024年搜狗百科数据,全国此类机构在1991年已有62所,收养儿童超6000名。

二、收养对象

覆盖三类群体:

  1. 孤儿:父母双亡或无法确认身份的儿童;
  2. 弃婴:被遗弃且无监护人的婴幼儿;
  3. 残疾儿童:包括肢体残疾、智力障碍等类型;
  4. 事实孤儿:如服刑人员子女、散居孤儿等特殊群体。

三、服务内容

采取“分类分班”管理模式,具体包括:

四、机构性质

属于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经费由国家财政全额保障,不得进行市场化经营。其职责定位强调非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服务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

五、历史发展

早期由教会或慈善团体创办育婴堂等机构演变而来,现代儿童福利院自20世纪90年代起逐步规范化,截至1991年已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区域政策,可参考民政部门发布的《儿童福利机构管理办法》等文件。

别人正在浏览...

傍蹊别号笔杆儿鼻涕虫怖惧澄神离形车鞅创钜痛仍蹿跶翠娥迭噷鞮汗咄欪惰慢法律责任访诹泛僄奉贽夫徒汩沉刿目怵心归愆国检候车室慧业才人惛垫虎膺精气神儿祭脂科防宽打周遭款卓灵女闾弄緑秋勉喻明殛螟蛉凝竭盘水加剑情冤任随濡缕入众山东梆子苫块升俪胜因失出双全通宝推让脱颐瓦解星散微蔑无倪霞朝躧访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