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溯涉”。逆流跋涉。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有水出县西,世谓之‘二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縈曲,途出其中,逕二十八渡,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
“泝涉”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指逆流跋涉,即逆着水流方向行进,常用于形容旅途艰难。例如《水经注·河水二》中记载的“二十八渡水”场景:“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地理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水经注》原文或相关注解。
泝涉(sù shè)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顺着水流而行。下面将介绍有关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
泝涉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氵”为水部,而“涉”则为具体的字义。根据《康熙字典》,泝的五笔字形编码为34341,涉的五笔字形编码为3334332154。
泝涉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本义为沿着水流而行,描述了一种顺着江河、溪流等水体行进的动作。随着时间的发展,该词逐渐扩展到其他领域,比如指按照一定的规则或次序进行、顺着事物的发展方式进行等。
繁体字“泝涉”在写法上与简化字基本相同,只是在字形上更为繁复,相对较少见于现代汉字书写中。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泝涉的写法可能存在一些变化。根据不同的古代文献记载,该词在不同的时期可能有轻微的字形变化和书写风格差异。
1. 他沿着河岸泝涉而行,观赏着美丽的风景。
2. 我们应该按照教练的指示泝涉游泳。
1. 泝流:顺着水流而行。
2. 涉水:涉过水流或水域。
1. 顺流:沿着水流的方向行进。
2. 沿途:沿着途径的路线行进。
逆水:与水流的方向相反行进。
以上是关于词语“泝涉”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内容的介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