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物上面可以提携或系绳带的部分。 唐 韩愈 《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锁纽”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描述器物上的特定结构部分。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器物上用于提携或系绳带的部分。例如,古代鼎、鼓等器具上可能设计有此类结构,方便搬运或悬挂。
出处与文献引用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诗句通过“锁纽”形容石鼓上坚固的提携结构。
汉字结构分析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青铜器、石雕等传统器物,如鼎耳、鼓环等部位。现代语境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文或考古相关文献。
补充说明
需注意与“锁钮”区分:后者在部分文献中可能指笔画笔势(如书法术语),但“锁纽”无此含义。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汉字构词及实际应用场景,主要参考权威词典及诗文注解。
《锁纽》这个词通常是指锁住或固定门窗的装置,它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锁」和「纽」。
「锁」这个字的部首是「金」,表示与金属相关;它由9个笔画组成。而「纽」这个字的部首是「纟」,表示与纤维类物质有关;它由7个笔画组成。
「锁纽」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表示锁住门窗等物品的固定装置。在繁体中,「锁纽」可以写作「鎖紐」。
在古代汉字中,「锁纽」的写法可能有些差异。例如,可以使用「鎖」代替「锁」,使用「紐」代替「纽」。
1. 请确保把门的锁纽锁好,以确保安全。
2. 我找不到窗户的锁纽,所以无法锁上窗户。
1. 锁孔(门锁或箱子上的开孔用于插入锁舌的孔)
2. 纽扣(用于衣物固定的装饰性钮扣)
3. 锁链(由链接在一起的环状物构成的锁具)
1. 闭合(指使门窗紧闭)
2. 钥匙(用于开启锁纽的工具)
1. 开启(指使门窗打开)
2. 解锁(指将锁纽打开解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