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衔璧的意思、衔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衔璧的解释

(1).《左传·僖公六年》:“ 许 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絰,士舆櫬。” 杜预 注:“缚手於后,唯见其面,以璧为贄,手缚故衔之。”后因称国君投降为“衔璧”。 晋 潘岳 《为贾谧作赠陆机》诗:“伪 孙 衔璧,奉土归疆。”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四:“有司候 昶 至闕,令衔璧俘献於太庙。”《痛史》第一回:“不比那失位的昏君衔璧舆櫬之后,不过封他一个归命侯。”

(2).镶嵌玉璧。 汉 班固 《西都赋》:“金釭衔璧,是为列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衔璧"是古代汉语中的特殊文化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代战败君主以口衔玉璧的仪式表示投降臣服。该词出自《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来源:《左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从词义构成分析: • "衔"本义为用嘴含物,《说文解字》释为"马勒口中者"(来源:许慎《说文解字》) • "璧"为古代重要礼器,《周礼·春官》载"以苍璧礼天",象征权力与地位(来源:《周礼注疏》)

在历史语境中,该仪式包含三重象征:

  1. 面缚示肢体受束
  2. 舆榇表自请死罪
  3. 衔璧喻交出政权

《资治通鉴·汉纪》注引杜预曰:"示当为戮,故衔璧。"(来源:司马光《资治通鉴》)印证其作为政治投降仪式的特殊文化内涵。现代《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时特别标注其为"古代战败出降之典"(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衔璧”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其解释和来源如下:


一、国君投降的仪式

  1. 历史典故
    源自《左传·僖公六年》:许国国君许僖公在战败后“面缚衔璧”(反绑双手,口含玉璧),身穿丧服的大夫和抬着棺材的士人随行,向楚成王投降。这一行为象征“认罪请死”,后成为国君投降的代称。

  2. 文化含义
    “衔璧”与“舆榇”(抬棺)、“衰绖”(穿丧服)共同构成古代投降礼仪,表示彻底臣服。类似典故如商朝微子向周武王投降的仪式。


二、镶嵌玉璧的装饰

  1. 文献用例
    汉代班固《西都赋》中“金釭衔璧”描述宫殿装饰,指金属构件镶嵌玉璧,突显奢华。

  2. 引申意义
    后泛指以玉璧装饰器物或建筑,常见于古代文学对华丽场景的描写。


补充说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左传》原文或《西都赋》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合百足之虫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庇讬层巅程期蚳醢淳寂赐额大恋大限贰珍峰林浮尘子干巴利落光芒万丈古趣红紫夺朱火旗洊臻椒壶叫做激薄停浇精疲力竭仅容旋马计无复之姬媵句逗栲掠趷躂口达枯梗柳永流转税毛羽零落扪参历井明昏啮齿类动物佩韘片晌片语疲驽颇覆清昊齐女门七七事变热旱晒曝师臣石岩私逃探目贪求无猒停障湾浦窝心酒下路香岑衔橜之虞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