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瘦金书的意思、瘦金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瘦金书的解释

宋徽宗 赵佶 楷书学 唐 薛稷 ,笔画瘦硬,自称“瘦金书”。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汴梁杂事》:“ 徽宗 定鼎碑,瘦金书。旧皇城内民家,因筑墙掘地取土,忽见碑石穹甚,其上双龙,龟趺昂首,甚精工,即瘦金碑也。” 元 柳贯 《题宋徽宗扇面诗》:“扇影已随鸞影去,轻紈留得瘦金书。”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小李将军画卷》:“ 浦城 周仪轩 运同,家藏旧画,卷首有 宣和 瘦金书‘ 唐 李昭道 海天旭日图’九字一条,下有御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瘦金书(又称“瘦金体”)是中国书法史上一种独特的楷书字体,由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1082—1135)所创。其名称源于“瘦硬通神,金声玉振”的艺术特征,以下从形、神、源流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特征

  1. 瘦劲锋利

    笔画细瘦如兰竹,起笔与转折处锋芒毕露,如刀刻斧凿。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似点,撇捺如匕首出鞘,整体呈现“铁画银钩”的凌厉感。

  2. 结构疏朗

    中宫收紧而四向伸展,字形修长,重心偏上,形成“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视觉张力。


二、艺术源流与影响


三、文化意涵

瘦金体不仅是书法技艺的突破,更承载宋代文人“尚意”美学:


参考来源:

故宫博物院《宋代书法特展研究论文集》,2019年出版。

黄惇《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藏品介绍(https://www.npm.edu.tw)。

启功《论书绝句》,三联书店,2002年。

方闻《超越再现:8-14世纪中国书画》,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徐建融《宋代绘画研究十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网络扩展解释

瘦金书是宋徽宗赵佶创立的一种楷书字体,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以下从定义、特征、评价等方面综合解释:

一、定义与起源

瘦金书原名“瘦筋书”,因赵佶为帝王,后世改“筋”为“金”以示尊崇。其诞生于北宋,是赵佶在唐代书法家薛稷、薛曜兄弟基础上创新而成,以瘦劲犀利、锋芒毕露为标志。

二、艺术特征

  1. 笔法:
    笔画细瘦如“铁线”,收笔处重顿形成“面”,与纤细行笔形成强烈对比。运笔迅捷灵动,提按转折痕迹外露,如《秾芳诗帖》中可见“铁画银钩”之态。
  2. 结体:
    字形修长,中宫收紧而四周开张,上紧下松,疏朗端正。
  3. 美学:
    兼具“瘦不剩肉”的骨感与“腴润洒脱”的韵致,虽纤细却蕴含力度。

三、评价与争议

四、代表作品

赵佶的《楷书千字文》《秾芳依翠萼诗帖》为瘦金书典范,后者大字楷书尤显飘逸劲挺。


提示:瘦金书作为帝王书法的代表,艺术价值与历史背景紧密相关,临摹时可结合其历史语境深入体会。

别人正在浏览...

豹策豹子马贬没璧田簿领书部帑裁剖层面麤定村豪大旱望云霓祷颂大碗岛上的一个星期日电滚子反旅发藻钢管给数鬲山恭行天罚遘难官箴贵远鄙近汉易鸿篇巨制化度狡扇娇婉骄穉衿绅九筋黄涟纹猎蝇六齍麦淇淋冥旴内屏沤粪陪奁房皮弁草前乡齐贝七次量衣一次裁诎服曲高和寡人参仁宇蔏蒌神机莫测身外之物倏忽顺会天理难容跳起来王迹晚魄微蒙威要下剂夏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