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stitution] 根本大6*法。特指国家、社会的根本法规和原则的系统或总体,它决定了政府的权力和职责,并保证给予人民一定的权利和规定了人民应尽的义务
(1).公布法令。《集韵·去愿》:“《周礼》:县法示人曰宪法。后人因谓宪为法。”
(2).法典,法度。《国语·晋语九》:“赏善罚姦,国之宪法也。” 汉 蔡邕 《太傅文恭侯胡公碑》:“周览六经,博总羣议,旁贯宪法,通识国典。” 宋 苏辙 《汝州谢上表》:“ 尧 舜 相受,常怀善继之心;父母兼容,深照不逮之实。稍宽宪法,特许省循。”《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六年》:“自初辅政至为相,修严宪法,辨白邪正,孤立一意,不受请謁。”
(3).国家的根本法。通常规定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中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 毛6*泽6*东 《关于************共和国宪法草案》:“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6*法。”
(4).效法。 清 方东树 《<切问斋文钞>书后》:“其恉以立言贵乎有用,故辑近代诸贤之作建类相比,以备经世之略,大约宪法 吕东莱 ,其用意固甚美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宪法汉语 快速查询。
“宪法”是一个国家最根本、最高效力的法律文件,它确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权力机构的组织原则等核心内容。以下是详细解释: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权威。它规定了:
宪法起源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如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人权宣言》),现已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基石。它通过保障人权、约束权力,维护社会公平与长治久安。
中国现行宪法(1982年颁布,历经5次修正)明确: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国家宪法的条文或案例,可提供更多背景信息。
《宪法》一词指的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是制定和保障国家政治制度以及公民权利的最高法律。
《宪法》的拆分部首是宀(mian)和言(yan),共计11个笔画。
《宪法》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制度始终占据重要的地位,不同朝代也都有相应的法律文件。直到现代,中国才实施了宪法作为国家最高法律的制度。
《宪法》的繁体字是「憲法」。
在古时候,汉字《宪法》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部分字形和构造上,但总体上字义并未改变。
1. 国家的发展和稳定需要依法宪政,依靠宪法保障公民的权益。
2. 每位公民都有知情权、************等权利,这些权利在宪法中得到了明确规定。
1. 法律宪法
2. 宪法修订
3. 宪法原则
1. 国法
2. 基本法
3. 大法
1. 违法
2. 不守宪法
3. 违反宪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