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速寇的意思、速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速寇的解释

招致盗匪。《国语·晋语八》:“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 韦昭 注:“速,召也。” 唐 张廷珪 《谏停市犬马表》:“饥饉荐臻,边荒速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速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招致盗匪或引来外敌入侵。该词由“速”和“寇”两个单字组合而成,需分别理解其古义以准确把握整体含义:

  1. “速”:

    • 在此语境下不表示“快速”,而是取“招致”、“招引”、“邀请” 之意。这是“速”在古代的一个重要义项。
    •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对“速”的释义中包含“招致;邀请”义项,并举例如《左传·昭公二十年》:“是不速众。” 杜预注:“速,召也。”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亦收录此义项。
  2. “寇”:

    • 指盗匪、入侵者、敌人。这是“寇”的常见古义。
    • 来源依据:《说文解字》:“寇,暴也。从攴从完。” 本义即为劫掠、侵犯。《汉语大词典》释义为“盗匪;入侵者;敌人”。
  3. “速寇”合义:

    • 将“招致”与“盗匪/敌人”结合,“速寇”即表示(因自身行为不当或疏于防备而)招引来盗匪的侵扰或外敌的入侵。它强调了一种因果关系:内部的失误或不当行为是引来外部祸患的原因。
    • 来源依据:该词条在权威辞书中可见。《汉语大词典》收录“速寇”词条,释义为“招致盗匪”。其书证可追溯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若吾子赖之,则晋国贰。诸侯贰,则晋国坏;晋国贰,则子之家坏。何没没也!将焉用贿?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诗》云:‘乐只君子,邦家之基。’有令德也夫!‘上帝临女,无贰尔心。’有令名也夫!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是以远至迩安。毋宁使人谓子‘子实生我’,而谓‘子浚我以生’乎?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 其中虽未直接出现“速寇”二字,但“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的比喻,常被后世用来解释因自身拥有财货(贿)而招致灾祸(焚身),与“速寇”的“因财招盗”之意相通。更直接的文献用例需进一步考证古籍。
  4. 现代使用:

    • “速寇”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用,属于生僻的古语词。它主要出现在研究古代文献、历史或成语典故的语境中。其含义与现代词语“招贼”、“引狼入室”、“惹祸上身”有相似之处,但更具书面语和古雅色彩。

总结释义: “速寇”意指因自身原因(如显露财富、防备松懈、行为失当等)而招致盗匪前来劫掠或引来外敌侵犯。它蕴含了祸患由己招的警示意味。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在线版可参考: https://www.cidianwang.com/cd/hy/hydcd/ 或 权威出版社纸质版) - 提供“速”的“招致”义项及“速寇”词条释义。
  2. 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 提供“速”的“招致;邀请”义项。
  3.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影印本或在线资源如 https://www.shuowen.org/) - 提供“寇”的本义解释。
  4. 《左传》 (中华书局点校本或在线资源如 古诗文网 https://www.gushiwen.cn/guwen/zuozhuan.aspx) - 提供相关语例背景(如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之喻)。

网络扩展解释

“速寇”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1.基本释义


2.词源与文献出处


3.字词分解


4.用法说明


5.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拜把兄弟扒街淘空伴灵班品背前面后璧珪采揪槽碓操制搥胸跌脚啜饮楚天大循环东王讹夺反戈干柴甘冒虎口告劄共害鬼随邪裹抹雇佣兵役制骇龙走蛇含咏贺拔横不拈竖不抬喉长气短华甍贱恶将类谏过胶柱津隘肌注蠲纸举隅开肆筷箧辽原箩筛你每弄玄烹煮偏振朴僿强敏情非得已启曙曲度衢罇热剌剌容舍容翟水利台鼎蹄氏观铜头六臂顽阳希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