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绥旍 ”。垂旒舒展的旗幡。绥,通“ 緌 ”。《礼记·曲礼上》:“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郑玄 注:“绥,谓垂舒之也。” 孔颖达 疏:“旌,谓车上旗幡也。尚威武故,舒散旗幡,垂绥然。 何胤 云:‘垂放旌旗之旒,以见於美也。’”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畅轂埋轔轔之辙,绥旍卷悠悠之斾。”
绥旌是古代汉语中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构字法和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构字解析
二、文献用例
三、现代引申 在当代古汉语研究中,该词多用于解析先秦礼仪制度,如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指出:"绥旌实为周代宾礼中的重要仪仗器物"(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绥旌”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字源、文献引用及文化背景三方面解析:
1. 字词构成
2. 文献释义 该词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
3. 文化象征 在礼制中,“绥旌”不仅是战车上的装饰,更通过旗帜的垂展程度传递军事与礼仪的等级规范。如南朝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用“绥旍卷悠悠之斾”描绘仪仗场景,体现其仪式感。
注意:个别资料(如)将其引申为“安定国家的标志或人物”,此属后起引申义,未见于早期经典文献,建议以《礼记》原始语境为解读核心。
暧日薄狩逞技斥臣赤鸦莼菜待答不理敌惠敌怨低水位短兵接战遁士儿啼帖发躁沸溢工具箱贯串桂馥兰香回映火塔子惑误胡髯囏屯街芜金夫寄信库司雷皷怜鉴龙钵秘记穆天子破斋乾健清覈丘盖趣数取尤岨峿熔炉如饥似渴三皇扇构讪妄删要神神气气室堂世翁时妆舒泰饲草厮打拓片调控推借闱箔畏天爱民问荆象事贤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