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占验术数、预言未来的书籍。如谶纬之类。《汉书·艺文志》“天文家”有“图书祕记十七篇”。《后汉书·杨厚传》:“祖父 春卿 ,善图讖学,为 公孙述 将。 汉 兵本 蜀 , 春卿 自6*杀,临命,戒子 统 曰:‘吾綈袠中,有先祖所传祕记,为 汉 家用,尔其修之。’”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秘记汉语 快速查询。
“秘记”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秘记(拼音:mì jì,注音:ㄇㄧˋ ㄐㄧˋ)指占验术数、预言未来的书籍,多为古代谶纬类文献。这类典籍常通过象征性符号或隐晦文字预测未来事件,如《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图书秘记十七篇”即属此类。
文献记载:
功能特点:
秘记内容多涉及图谶(预言图像与文字),如“谶纬”结合儒家经典与神秘预言,成为汉代流行的政治预言工具。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籍(如《图书秘记十七篇》)的原文内容,可参考《汉书》等历史文献来源。
秘记是指秘密的记录或记录方式。它可以是人们为了保密或保留某种信息而采用的手段或方式。
秘记的拆分部首为禾(hé)和心(xīn),总计5个笔画。
秘记一词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秘指隐瞒的、不公开的,记指记录或记载。合在一起,表示用秘密的方式进行记录。
秘記(mì jì)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秘记的写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保持了禾心相连的形状。
1. 他用秘记记录了那个重要会议的内容。
2. 这份秘记只有授权人员才能查阅。
3. 我们需要保密这份文件,所以请使用秘记方式记录。
秘密、秘密行动、秘书、秘书处、秘书长
保密、机密、隐秘
公开、公开的记录、公开的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