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ark of weight on steelyard]∶杆秤上的第一个星,把秤砣挂在这里正好能与秤盘上重量平衡
(2) [definite opinion]∶比喻确定的打算、主意
做事没有定盘星
原指戥子或秤杆上的第一星儿(重量为零)。多用以比喻正确的基准或一定的主意。《古尊宿语录·洞山第二代初禅师语录》:“师云:‘千斤秤不住。’云:‘鸟道不存也?’师云:‘错数定盘星。’” 宋 朱熹 《水调歌头·联句问讯罗汉》词:“记取渊冰语,莫错定盘星。”《西游记》第二七回:“那妖精错认了定盘星,把 孙大圣 也当做个等閒的。” 吴组缃 《山洪》二六:“自己总要有定盘星,他说他的,我6*干我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定盘星汉语 快速查询。
定盘星是汉语中具有物理器具与抽象准则双重含义的词汇。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其本义指杆秤上标志重量起算点的星状标记,即杆秤空悬时秤锤对应的平衡点。这一概念在《汉语大词典》中被明确记载为权衡基准的具象化表达,体现中国古代度量衡器的核心设计原理。
在语义演化过程中,该词被赋予重要隐喻价值。《辞海》指出其引申义特指判断事物的核心标准,如明代《醒世恒言》中"做买卖须有定盘星"的用例,即强调商业行为需要明确准则。现代汉语应用中,该词常被用于哲学讨论,如北京大学《中国哲学辞典》将其解读为"价值判断的基准坐标",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相关论文则系统梳理了该词从器物术语到价值范畴的语义嬗变过程。
“定盘星”是一个具有双重含义的词语,其解释可分为本义和比喻义:
指戥子或杆秤上的第一个星,即重量为零的起点。当秤盘为空时,秤砣悬挂于此位置,秤杆会保持平衡状态。这一概念源于古代称重工具的设计,其位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秤的测量效果。
基准或准绳
比喻事物评判的标准或依据。例如:“做人的定盘星不能歪”,强调原则的重要性。
明确的主意或决策
常用于否定或疑问句,如“他做事没有定盘星”,表示缺乏主见或计划。
成语“定盘星”源自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斗七星,其中“辅星”象征指引方向,“招摇星”代表决策权,两者合称定盘星,引申为关键决策者或事物的核心。
该词既指实物工具中的关键刻度,也延伸为衡量标准或处事原则,体现了汉语中“具象到抽象”的语义演变特点。
白莲会柏路宝灯辩明摈絶獊狞长性辍笔打春怛咤的博觝突凤轿拊嗟归辙滚溜鼓柝鼓钥红白大礼鸿熙化声华胄挥舞嘉茂讲索检闲骄佚嘉许金屈巵进退首鼠九合军荫凉声流演龙文卖炭翁冒钱门从孟仲叔季木牒枇沐辟田清廉清问清整棋置赏贡神狗乾郎沈宏伸要时乖命蹇首播属咏天经嚏喷伟力豱公武头楯闲打牙硎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