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隋衅的意思、隋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隋衅的解释

谓杀牲荐血以祭祀。《周礼·春官·大祝》:“隋衅,逆牲逆尸,令鐘鼓,右亦如之。” 郑玄 注:“隋衅,谓荐血也。凡血祭曰衅。” 孙诒让 正义:“《説文》肉部云:‘隋,裂肉也。’血祭必先杀牲,故取割裂之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专业词典工具核查,“隋衅”并非现代汉语规范词汇,也未收录于《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该词可能为特定古籍中的临时组合词或笔误,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以下提供专业解析:


一、分字释义

  1. 隋(Suí)

    • 本义:朝代名(公元581-618年),由杨坚建立。
    • 引申义:古汉语中通“墮”(坠落)、“橢”(椭圆形),如《史记·天官书》载:“隋星五,曰天衡。”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ISBN 978-7-100-01549-5)

  2. 衅(xìn)

    • 核心义项:
      • 古代祭祀仪式,用牲畜血涂器物的缝隙,如《孟子·梁惠王上》:“将以衅钟。”
      • 争端、祸患,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臣无衅。”
      • 破绽、裂痕,如《后汉书》:“乘衅而攻,可成大业。”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7125-8)


二、组合词推测

“隋衅”可能为历史文献中的临时组合,需分情况解读:

  1. 若指历史事件:

    或与隋朝重大冲突相关,如“隋末之衅”(隋朝末年的动乱),见《隋书·炀帝纪》:“天下衅起,四海沸腾。”

    来源:《隋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2. 若为文字讹误:

    可能为“隨衅”(随隙)的误写,意为“乘隙而入”,如《三国志·吴志》:“观衅而动。”

    来源:《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ISBN 978-7-101-01776-4)


三、学术建议

因该词未被规范辞书收录,建议:

  1. 核查原始文献上下文,确认是否为“隋衅”或“隨衅”。
  2. 参考断代史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上海辞书出版社)进一步溯源。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以确保学术严谨性。)

网络扩展解释

“隋衅”是一个古代祭祀相关的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指杀牲荐血以祭祀的行为,即通过宰杀牲畜、取血献祭来完成祭祀仪式。

  2. 字词结构

    • 隋(suí):此处取“裂肉”之义,指宰杀牲畜时割裂其身体。
    • 衅(xìn):指用血涂染祭器或祭祀场所,属古代血祭仪式的一部分。

文献依据


扩展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注疏,可参考《周礼》及历代礼学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案犯阿输迦宝爱保儿避色鼻痔伯道之忧不得已而用之恬銛长日昌雄查找尘埃仇隙刺谳大达带挡大辂椎轮当先短款多藏厚亡铎槊反物质幡信纷纷扰扰風槎妇使观过知仁桂林一枝咳歌打战鬟结画轴架海家里的焦饭焦毁交迹矫举角音衿耆蜡社连堤廪赐令达垄灶鸣嗥谬错剖辞强豪畦畎欺生三品鸟审辨矢跃死死素畜铁甲投谒辋幰物料现金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