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诵诤的意思、诵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诵诤的解释

谏诤。《新唐书·褚遂良传》:“帝既平 高昌 岁调兵千人往屯, 遂良 诵諍不可,帝志取西域,寘其言不用。”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诵诤”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谏诤,即直言规劝,特指臣子对君主或上位者的过错进行劝诫。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词义构成分析

3.引证与典故

4.常见误读

提示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或相关历史背景,可参考《新唐书》等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诵诤

诵诤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sòng zhēng,意思是高声朗读。
拆分部首和笔画:诵(讠口)诤(讠言正言)共计12画。
来源:《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高声吟诵的意思。
繁体:誦諍。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的写法中,诵的下面加了口旁,为讠口,让人容易联想到发声的动作,而诤的上面加了一横表示正直公正的意思。
例句:他在课堂上诵诤经文,声音洪亮激昂。

组词

诵读、诵经、诵诗、诵才、诵念、诵书等。

近义词

吟诵、朗诵、笃读。

反义词

默读、静读。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