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围守的意思、围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围守的解释

(1).包围监守。《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 鼂错 已诛, 袁盎 以太常使 吴 。 吴 王欲使将,不肯。欲杀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 盎 军中。” 汉 陈琳 《为袁绍檄豫州》:“又 操 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闕,外託宿卫,内实拘执。”《梁书·吕僧珍传》:“ 长沙 宣武王 时为 梁州 刺史, 魏 围守连月,间谍所在不通, 义阳 与 雍州 路断。”

(2).设围防守。《资治通鉴·三国魏邵陵厉公正始六年》:“十二月, 汉 费禕 至 汉中 ,行围守。” 胡三省 注:“ 魏延 镇 汉中 ,实兵诸围以御敌,所谓围守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围守”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wéi shǒu,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包围监守
    指通过包围的方式对目标进行监视或控制。例如:

    •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记载,袁盎被吴王派五百人“围守”在军中,即通过包围实施监禁。
    • 汉陈琳的《为袁绍檄豫州》提到曹操“围守宫阙”,指用兵力包围并控制宫廷。
  2. 设围防守
    指通过布置包围圈进行防御或警戒。例如:

    • 《梁书·吕僧珍传》描述魏军“围守连月”,即通过包围战术长期驻防。
    • 王征南故事中,叛军因“围守怠缓”导致李恢逃脱,体现包围防守的漏洞。

二、应用与语境

三、例句参考

  1. “李恢扬言粮尽退兵,叛军围守怠缓”(出自《查字典》例句)。
  2. “吴王使一都尉以五百人围守盎军中”(出自《史记》)。

如需更详细的古籍原文或不同语境用法,可参考《史记》《梁书》等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围守

围守是一个动词,意思是包围住并进行防守。

拆分部首和笔画:

囗(围):2画

宀(守):3画

来源:围守是由“围”和“守”两个汉字组成的。围表示包围,守表示防守。

繁体字:圍守

古时候汉字写法:围守的古字形为「圍」,它是一种象形字,表示围绕的形态。

例句:在战争中,士兵们围守了城市,不让敌人获得进入的机会。

组词:围攻、围剿、围堵、围观

近义词:包围、守卫、保卫

反义词:解围、放弃、撤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