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嵩山的意思、嵩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嵩山的解释

山名。在 河南省 登封县 北,为五岳之中岳。古称 外方 、 太室 ,又名 崇高 、 嵩高 。其峰有三:东为 太室山 ,中为 峻极山 ,西为 少室山 。 唐 宋之问 《下山歌》:“下 嵩山 兮多所思,携佳人兮步迟迟。” 唐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诸客玩月》诗:“ 嵩山 表里千重雪, 洛水 高低两颗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嵩山是中国地理与历史文化的重要地标,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境内,为五岳中的"中岳"。其名称演变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嵩"字本义为"山高",源自《诗经·大雅》"崧高维岳"的记载。

从地理特征看,嵩山属伏牛山系,由太室山(主峰峻极峰海拔1491.7米)和少室山组成,地质构造包含36亿年前形成的太古宙岩层,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山体呈东西走向,绵延60公里,形成"五代同堂"的地质奇观。

在文化维度,嵩山承载着三教融合的独特地位:少林寺是禅宗祖庭,中岳庙为道教第六小洞天,嵩阳书院则位列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历代帝王曾70余次亲临祭祀,汉武帝在此测得"嵩高维岳,峻极于天",武则天于696年封禅并改年号为"万岁登封"。

宗教建筑群于2010年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名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包含8处11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少林寺塔林现存唐至清历代砖石墓塔241座,实证禅宗发展脉络。

地质研究显示,嵩山完整保存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个地质时期的地层剖面,被地质学界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其石英岩地貌经构造运动形成独特的"书册状"山体构造。

网络扩展解释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的中岳,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56′07″~113°11′32″,北纬34°23′31″~34°35′53″。其名称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外方”“太室”“崇高”等别称,主要由三座山峰组成:东为太室山(主峰海拔1440米),中为峻极山,西为少室山。

文化意义与特色:

  1. 历史地位:嵩山是中华文明重要发源地,道教全真派圣地,也是世界地质公园。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坐落于此,体现了其深厚的儒学底蕴。
  2. 名胜古迹:包含少林寺、中岳庙、观星台等著名景点,其中少林寺以武术文化闻名全球。
  3. 文学意象:嵩山在诗词中常被赋予崇高、壮美的象征意义,如唐代白居易用“嵩山表里千重雪”描绘其景致,宋代张耒则以“初见嵩山”表达豁然开朗的心境。

地质特征:嵩山形成于内外力地质作用的长期演变,山势险峻,地貌独特,中部以少林河为界分太室山与少室山,整体绵延约60公里。

别人正在浏览...

哀恨背戾别疏赑屓簸蝩簸弄残虐敞口刺谳翠幌呆定倒粪的溜溜点着吊胆惊心地台对峙遏絶防心摄行风马个儿钱格奸功成骨枯鼓浪屿话不在行护眎监牒交摈噭应静象旧德吉星眷恨举措不当侃大山愧情髺墾阔寥理戎六材六铢纱漭泱毛口宓琴默求南口品性瑞符塞望善喻省顾失迷识窍水陼俗夫铁墓铜绿筒竹布蜼彝胁底下插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