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十分之一。《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史记·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 卜子夏 、 田子方 、 段干木 。”《明史·李应祥传》:“贼先断浮桥,士卒多溺死, 显 及二子与焉。 元镇 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
(2).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管子·治国》:“关市之租,府库之徵,粟什一。”《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 范宁 注:“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赵岐 注:“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耕七十亩者,以七亩助公家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宋 苏轼 《策别十五》:“三代之赋,以什一为轻。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赋敛为病者,岂其岁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3).以十博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后因以“十一”泛指经商。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 ,字 彦实 ,乃 弘农 人也。幼习儒业,颇识诗书;后从商贾,专趋什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玉翁 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
“什一”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十分之一
指整体中的十分之一比例。例如《商君书·算地》提到山林、沼泽等不同土地类型各占国土面积的“什一”。这一用法广泛用于古代文献中,表示具体的比例划分。
古代赋税制度
特指“十分税一”的税收政策,即按收入的10%征税。如《管子·治国》记载“粟什一”,表明粮食税收采用这一制度。该制度在先秦时期被视为合理的税赋标准。
经商术语
指“以十博一”,即通过低买高卖获取十分之一的利润。《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逐什一之利”,即通过商品流通赚取10%的收益。
建议通过权威古籍(如《汉书》《史记》)进一步考证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差异。
《什一》是一个汉字词语,可以解释为"十分之一",意为将整体按十等分的一份,常用于计算或表示比例。
《什一》这个词的部首是"十",总共包含了5个笔画。
《什一》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经济制度。在古代,农民在丰收时要将收获的农作物的十分之一献给国家或神明,以示感恩和回报。后来,这种献物的比例就被称作"什一"。
《什一》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什壹」。
在古代文献中,有时可以见到《什一》的古汉字写法为「十一分之一」,用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1. 农民要将这一季的收成中的什一献给国家。
2. 这个项目的成本预算需要占销售额的什一。
什一一分、什一之劳、什一收入
十分之一
全数、百分之百
挨剋傲吏败官暴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边色伯仁步师超市成何体统持布鼓过雷门尺翰舂容大雅出言有章诞宕对外贸易区顿拍反空降蘩虂饭帚伐叛烽师格色归槥鼓腕化民易俗皇辜花水骄景节将记故锦泾尽自九子粽领絜乱行面质冥旴滂洋铅黄桥脚请蹯耆年会乳井三班倒沈命法庶出琐秩宿闻逃比腾蹙天宦挑三拣四题进缇油外露问谏详稳闲敏小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