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琶铁板的意思、铜琶铁板的详细解释
铜琶铁板的解释
同“ 铁板铜琶 ”。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京师梨园》:“其间粉墨登场,丹青变相,铜琶铁板,‘ 大江 东’高调凌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词语分解
- 铜的解释 铜 (銅) ó 一种金属元素,富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都很强,它的合金是电气、机械和国防工业的重要原料:紫铜(纯铜。亦称“红铜”)。青铜。黄铜。铜矿。铜器。铜币。铜臭(恥 )(指铜钱的臭味,用以讥讽唯
- 铁板的解释 压成板形的熟铁详细解释.压成板形的熟铁。 巴金 《机器的诗》:“我下了车,站在铁板上。”.比喻一成不变的程式。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一:“如製陶器,依模范而后能成。如演杂剧,啼笑行坐,皆成
网络扩展解释
“铜琶铁板”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字面指铜制的琵琶和铁制的拍板,原为演奏豪放歌曲时的伴奏乐器,后比喻文辞风格豪迈激昂、气势宏大,常用于形容诗词或文学作品具有雄浑壮阔的意境。
二、出处与典故
- 来源:
出自宋代俞文豹《吹剑续录》中记载的轶事:苏轼曾问歌者自己的词与柳永有何不同,对方回答:“柳郎中词,需十七八岁少女执红牙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词,须关西大汉持铁板唱‘大江东去’。”
- 演变:
后人将“铁板”与“铜琶”组合,形成成语,强调豪放派文学的特质。
三、用法与示例
- 语法:联合式结构,多作谓语、定语,属中性成语。
- 例句:
- 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铜琶铁板声声恨,剩馥残膏字字哀。”
-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以“铜琶铁板”形容戏曲中高亢的唱腔。
四、相关扩展
- 近义词:铁板铜琶(词序调换,含义相同)。
- 文化意义:常与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关联,体现中国文学中阳刚之美的审美范畴。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铜琶铁板”不仅是一个描述乐器的词汇,更承载了文学风格的象征意义,生动展现了豪放派作品的气魄。
网络扩展解释二
铜琶铁板的意思
《铜琶铁板》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事先安排好固定的角色、位置或事情,不容改变。比喻事情按既定的方式进行,不容置疑或改变。
拆分部首和笔画
成语《铜琶铁板》的拆分部首是金(钅)和木,总笔画为10画。
来源
《铜琶铁板》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庄公三十一年》中,形容事物明确、不可更改。后来,它逐渐在民间广泛流传和使用。
繁体字
成语《铜琶铁板》的繁体字为「銅琶鐵板」。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成语《铜琶铁板》的汉字写法为「銅采鐵板」。
例句
1. 这个节目的演出不是铜琶铁板的,可能会有一些变化。
2. 这次比赛的规则已经定好了,是铜琶铁板的。
相关组词
铜钹、铁板烧、琴棋书画
近义词
一成不变
反义词
灵活多变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