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经称 帝释 的外将,分别居于 须弥山 四埵,各护一方,因亦称护世四天王。东方 持国天王 (名 多罗吒 ),身白色,持琵琶;南方 增长天王 (名 毗瑠璃 ),身青色,执宝剑;西方 广目天王 ( 名毗留博叉 ),身红色,执羂索;北方 多闻天王 ( 名毗沙门 ),身绿色,执宝叉。旧时寺庙山门两旁多塑四天王像,身形高大,面目狰狞,又称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参阅《法苑珠林》卷五三、《三界诸天会名》、《经律异相》卷一《四天王》。
“四天王”是一个源于佛教的概念,现也衍生出文化及现代用法的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定义
四天王(又称“四大天王”“护世四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源自印度古神话,后被佛教吸收为护法神。他们居于须弥山四方的四天王天(第一重天),各守护一方世界,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
四位天王的特征
在当代语境中,“四天王”被泛化为对某领域顶尖四人组合的称呼(如音乐、体育界),例如日本的“平成歌谣四天王”等。此用法源于日语词汇“四天王”的传播。
如需更详细典籍依据,可参考《大般涅槃经》《封神演义》等文献,或查阅寺院天王殿的解说。
《四天王》是一个词汇,用来形容四个职业特别强大的人。它包括了“四”、“天”和“王”三个字。
《四天王》这个词可以拆分为“四”、“天”和“王”三个部分。其中,“四”字的部首是“囗”,它的笔画是四画;“天”字的部首是“一”,它的笔画是一画;“王”字的部首是“玉”,它的笔画是五画。
《四天王》这个词最早来源于佛教,用来形容佛教四大护法神,分别是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和多闻天王。在佛教中,他们被视为守护佛法的护法神。
在繁体字中,四个字分别为「四」、「天」、「王」。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四」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可写作「肆」;「天」字的写法亦有所变化,可写作「替」;「王」字的写法则与现代相同。
1. 这个团队的四位队长被誉为四天王,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非常出色。
2. 这家公司的四位创始人被称为行业的四天王,他们共同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组词:天王宝座、四大天王、天家四王、四方天王。
近义词:四大妖王、四大元帅、四大金刚。
反义词:四小天王、天下无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