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厥祖武的意思、绳厥祖武的详细解释
绳厥祖武的解释
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词语分解
- 绳的解释 绳 (繩) é 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纤维或棕草等拧成的条状物:绳子。绳索。缆绳。绳梯。绳操。绳伎(.杂技中的走绳;.旧时指走绳的女艺人)。绳锯木断(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做出看来很难办到的事情)。
- 祖武的解释 谓先人的遗迹、事业。武指步武,足迹。《诗·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郑玄 笺:“戒慎其祖考所履践之迹。” 朱熹 集传:“武,迹也。”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皇夏四》:“百灵光祖武,
专业解析
绳厥祖武
一、本义溯源
“绳厥祖武”为汉语成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本义指遵循祖先的足迹前行,引申为继承先辈事业或效法祖宗功业。“绳”意为继续、遵循;“厥”为代词,相当于“其”;“祖武”指祖先的足迹、功业(“武”本义为足迹)。
二、字词解析
-
绳(shéng)
- 《说文解字》:“绳,索也。”本义为绳索,引申为“约束”“继续”。此处取“循、继”之义,如《尚书·冏命》“绳愆纠谬”中的“纠正”意亦源于此。
来源:《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年)
-
武(wǔ)
- 《尔雅·释训》:“武,迹也。”指足迹,后扩展为功业、事业。如《诗经·大雅·生民》“履帝武敏歆”即用本义。
来源:《尔雅义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三、典故与用法
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歌颂周武王继承文王遗志,延续先祖功业。后世多用于褒扬继承先辈志向的行为,如宋代朱熹《诗集传》注:“绳,继;武,迹。言武王能继先王之迹。”
四、现代释义
指子孙后代继承祖先的遗志和事业,强调对家族传统或精神遗产的延续。含褒义,常见于历史评述或家风传承语境。
例: 家族后人绳厥祖武,恪守祖训,将百年技艺传承至今。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9卷),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1012页。
- 《诗经注析》(程俊英注),中华书局,2017年,第589页。
-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中华书局,2014年,“绳”“武”词条。
(注:因古籍文献无直接网络链接,以上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内容可查证。)
网络扩展解释
“绳厥祖武”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1.基本含义
- 字面解释:
- 绳:延续、继承()。
- 厥:文言代词,相当于“其”(指代前文提及的内容)。
- 祖武:祖先的足迹,比喻祖先的事业或功绩()。
- 整体释义:指继承祖先的事业或遗志,遵循其行为规范()。
2.出处与演变
- 最早来源:出自《诗经·大雅·下武》中的“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 后世用例:如明代汪廷讷《狮吼记》中“倘能绳厥祖武,庶几不负慈恩”(),说明其常用于表达对家族传统或功业的延续。
3.语法与用法
- 词性:中性成语,含褒义倾向。
- 结构:动宾式,可作谓语或定语()。
- 近义词:绳其祖武(仅“厥”与“其”的代词差异,含义相同)()。
- 使用频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献或正式语境。
4.文化内涵
- 强调家族传承的重要性,体现儒家文化中“敬祖崇德”的思想。
- 常用于勉励后人延续先辈的品德、功业,如古代家训或文学作品中()。
5.示例补充
- 现代可灵活使用,例如:“青年一代当绳厥祖武,将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总结来看,该成语通过比喻手法,生动表达了继承与发扬祖业的意义,兼具文学性和哲理性。
别人正在浏览...
嗄程安竖白鹭簔北斗星本察本祖炳燿饬表储嫡错发打野眼凋衰斗花讽采斧凿敢为敢做公共课钩章棘句锢身悍石黄金阙花神呼抃昏宠浑冥火眸简牌子揭盖子解翳酒式蠲削麇居空军坤枢拉近乎晾夏聊复尔尔撂挑子利火柳眉星眼买臣覆水年寿跑青抛甎引玉铺潦濮上之音曝阳淇洹亲事官齐骛赛祀赡部金视朝霜实肃缩檀舆陶緼讨嚣同袍无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