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申甫的意思、申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申甫的解释

(1). 周 代名臣 申伯 和 仲山甫 的并称。《诗·大雅·崧高》:“维 申 及 甫 ,维 周 之翰。”

(2).借指贤能的辅佐之臣。《梁书·元帝纪》:“大国有蕃, 申 甫 惟翰。” 唐 元稹 《赠乌重胤父承玭等诰》:“载诞 颇 牧 ,降生 申 甫 。” 清 曾国藩 《李忠武公神道碑铭》:“ 文宗 震悼,手詔曰:‘惜我良将,不克令终,尚冀其忠灵不昧,他年生 申 甫 以佐予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申甫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历史人物、文学象征等角度解析:

一、周代贤臣的代称

“申甫”原指周宣王时期的两位重臣申伯与仲山甫(简称“甫”)的合称。据《诗经·大雅·崧高》记载,申伯为周宣王舅父,受封于谢地,辅佐王室安定南方;仲山甫则因德行出众,被赞为“柔嘉维则”,主管政令颁布。后世文人常用“申甫”比喻辅国良臣,如唐代柳宗元《武功县丞厅壁记》中“申甫之材,立于卑位”,即借古喻今。

二、明代抗清将领

明代崇祯年间将领申甫,曾任都司,据《明史·忠义传》载,其在崇祯二年(1629年)北京保卫战中率火器营抵御清军,终因寡不敌众殉国。这一历史形象强化了“申甫”一词的忠勇内涵。

三、其他文化引申

  1. 地名:河南南阳在周代属申伯封地,古称“申”;山东费县在汉代设“甫县”,二者合称“申甫”偶见于地方志。
  2. 复姓渊源:清代学者张澍《姓氏寻源》提及“申甫氏”为罕见复姓,源自申、甫两地名组合。

以上释义综合自《汉语大词典》对历史语料的考据,以及《诗经》《明史》等典籍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申甫”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综合多个权威来源分析如下:

一、历史人物并称

  1. 指周代名臣申伯与仲山甫
    该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崧高》:“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其中“申”为申伯,“甫”为仲山甫,两人均为周宣王时期的贤臣,共同辅佐周室。
    历史背景:申伯是周宣王之舅,受封于谢地;仲山甫则因直言进谏著称,两人被后世视为辅国重臣的典范。

  2. 引申为贤臣代称
    自《诗经》后,“申甫”逐渐成为贤能辅臣的象征。例如《梁书》载“大国有蕃,申甫惟翰”,唐代元稹的诰文也以“申甫”类比良臣。清代曾国藩更在碑铭中引用皇帝诏书“他年生申甫以佐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象征意义。

二、其他释义辨析

部分来源(如)提到“申”指申请、“甫”指初始,引申为“庄重得体的言行”,但此解释未见于权威典籍或主流辞书,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读。建议优先采用历史人物相关释义。


注:若需查阅文献原文,可参考《诗经》《梁书》等典籍,或访问(查字典)、(沪江词典)获取详细引文。

别人正在浏览...

安习悲黄犬北陆秉权跛匡惨况册对车前子迟命踌躇满志踳驰存取打唤待刚大开大合颠没典文點紙節杜举腭裂风陵風中之燭佛性禅心扞士个能更递含烟黑洋恒语怀春驩欣茎杆经略经制钱季主可畏客作儿乐宴邻座禄禄马留骂山骂海面折廷诤鰟魮破帽气动怯怯讫今求学漆园吏润笔钱师兵宋儒桶子花头达屯奇无识娴习笑睃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