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孟的意思、四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孟的解釋

農曆四季中每季頭一個月的合稱。即孟春(正月)、孟夏(四月)、孟秋(七月)、孟冬(十月)。《漢書·劉向傳》:“日月薄食,山陵淪亡,辰星出於四孟。” 顔師古 注:“四時之孟月也。” 三國 魏 曹植 《曹仲雍哀辭》:“且四孟之未周,将何願乎一齡。” 唐 盧拱 《中元觀法事》詩:“四孟逢秋序,三元得氣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曆法及文化内涵的複合詞,特指農曆四季中每季的第一個月,即:

  1. 孟春:春季首月,即農曆正月。此時陽氣初升,萬物複蘇,《禮記·月令》載“孟春之月,日在營室”,象征新年伊始。
  2. 孟夏:夏季首月,即農曆四月。氣候轉暖,農事漸忙,《呂氏春秋》稱“孟夏之月,蝼蝈鳴,蚯蚓出”,反映自然物候特征。
  3. 孟秋:秋季首月,即農曆七月。暑熱漸退,秋意初顯,《淮南子·時則訓》記“孟秋之月,涼風至,白露降”,标志氣候轉換。
  4. 孟冬:冬季首月,即農曆十月。寒氣始凝,農事收官,《漢書·律曆志》雲“孟冬之月,日在尾”,指向天文方位變化。

曆史淵源與文化意義

“四孟”概念源于先秦曆法體系,是古代農事活動與祭祀儀式的重要時間節點。漢代學者劉向在《說苑·辨物》中強調四孟月為“四時之始”,凸顯其在時間秩序中的基礎地位。道教文化亦将四孟日(各月第一個逢“孟”地支日)列為重要齋期,如《道書》所載“四孟月朔”為祭拜北鬥之時。

語言學構詞解析

“孟”在漢語中本義為“長子”或“首”,引申為時序之始。與“仲”“季”構成“孟仲季”序列,共同規範季節劃分(如孟春、仲春、季春)。此結構見于《周禮·春官》對四季的表述,體現漢語詞彙的系統性。


參考資料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呂氏春秋·孟夏紀》
  3. 《淮南子·天文訓》(中華書局點校本)
  4. 班固《漢書·律曆志》
  5. 劉向《說苑校證》(中華書局)
  6. 《道藏·赤文洞古經注》

網絡擴展解釋

“四孟”一詞在漢語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一、時間概念(主流解釋)

指農曆四季的第一個月,即:

  1. 孟春:正月(春季首月)
  2. 孟夏:四月(夏季首月)
  3. 孟秋:七月(秋季首月)
  4. 孟冬:十月(冬季首月)
    這種用法常見于古代文獻,如《漢書》記載“辰星出于四孟”,唐代盧拱的詩句“四孟逢秋序”也印證了這一含義。

二、文化概念(少數用法)

  1. 指四位思想家:提到“四孟”包含孟子、荀子、墨子、荀況,但該說法未見于其他高權威來源,可能為混淆或誤傳。
  2. 文物古迹:廣義可指孟子相關遺迹,包括孟廟、孟府、孟子林、孟母林,但因行政區劃調整,孟母林現屬曲阜市。

使用建議

學術或曆史文獻中,“四孟”通常指四季首月;若涉及思想史,需結合上下文确認是否特指人物或遺迹。遇到歧義時,建議參考權威典籍或注明出處。

别人正在浏覽...

阿基米德按說鼈鳥閉影猜畏蟬蛇差品城舞單幅門定點定亂飛錫風飆浮辭鋼錠公車乖違蠱獄黑下黃琉璃毀譽不一阍人謇慠簡便膠版角知擠出急瀾浄光進飨就戮軍角考釋昆吾鋒攔當靈圉美色沒下稍面積内身年登花甲凝貞婆兒氣跧居全托三人行,必有我師山豬少康收私铄亮四七松江俗監推見橐筆塗蘇鞋弓襪淺謝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