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arrival in office;put in a routine appearance] 旧时官署卯时(晨五至七时)上班,吏役须按时签到
五更饭罢走画卯。——李存《义役谣》
旧时官署规定卯时(上午五至七时)开始办公。吏胥差役按时赴官署签到,听候差使,称“画卯”。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我画卯呵来的早,他请太医直恁般迟。”《水浒传》第四五回:“次日五更, 杨雄 起来,自去画卯,承应官府。” 明 周顺昌 《与朱6*德升孝廉书》:“月申分兵部观政,殊无政可观,不过作揖打恭升堂画卯而已。”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画卯汉语 快速查询。
"画卯"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一、本义(古代制度) 指旧时官署吏役于卯时(清晨五点至七点)到职签到。官员需在卯时准时到达衙门,在签到簿上自己的名字旁画一个记号(常为简单的点或钩),表示已到岗履职。这一制度体现了古代官府严格的考勤管理,常见于宋元明清时期。
来源依据:《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该词条,释义为“旧时官署卯时签到”;《辞源》(商务印书馆)亦明确记载其指“官吏于卯时到衙签到”*。
二、引申义(社会行为) 因签到常流于形式,后衍生出“敷衍应付、虚应故事”的贬义。强调仅完成表面流程而无实质作为,暗含对形式主义的讽刺。
来源依据:语言学专著《近代汉语词汇研究》(蒋绍愚著)分析指出,“画卯”的语义演变反映了古代官僚制度的僵化现象;《中国风俗通史》(明代卷)亦记载该词在民间语境中逐渐带有消极色彩*。
三、文化背景补充
“画卯”制度与古代“点卯”(按名册查点到岗人员)密切相关,属同一考勤体系。其命名直接源于古代地支计时法中的“卯时”,凸显传统时间制度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该词在《水浒传》《金瓶梅》等明清小说中均有用例,印证其历史真实性及语义流变。
提示:以上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学术研究,建议读者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获取原始文献例证。
“画卯”是古代官衙中的考勤制度,具体含义和背景如下:
一、词义解析
指旧时官署在卯时(早晨5点至7点)开始办公,吏役需按时签到报到,听候差遣。这一制度体现了古代对官吏出勤的严格管理。
二、历史记载与文学引用
三、时间与制度背景
古代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卯时对应早晨5-7点。吏役需在此时段内到岗登记,迟到或缺勤会影响职务考核。元代李存《义役谣》中“五更饭罢走画卯”生动描述了这一场景。
四、现代演变
随着考勤方式变化,“画卯”逐渐被“打卡”“刷脸”等替代,但该词仍承载着历史印记,常见于方言或文学作品中,如徐州话中的使用。
蚌研边俸变戏法波流才此猜意擦脸餐馆茶树称情貙豻箪竹兜夫二花脸阨险风雨摇摆狗下水贵盛豪逸合不拢嘴禾穗画屧昏错户奴戽水讲阅洊膺郊扉勦説狡性经构凈尽急攘攘开拆看家戏兰筋敛声屏气马蜂马蓝头门牀马道明忒谋野淖衍内容空洞驽牛僻狭峭鲠弃士七纵八跳三国志升绌石架阁使介説怀讨采头腾跞宪部限式纤俗小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