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盘陀的意思、金盘陀的详细解释
金盘陀的解释
金属制成的马鞍。 唐 杜甫 《魏将军歌》之四:“星缠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駟超天河。” 仇兆鳌 注:“《唐书·食货志》云:‘先是诸鑪铸钱窳薄,鎔破钱及佛像,谓之盘陀。’语颇相合。盖雕饰鞍勒,以铜杂金为之。” 元 周伯琦 《天马行》:“朱英翠组金盘陀,方曈夹镜神光紫。” 清 黄遵宪 《樱花歌》:“鶬金宝鞍金盘陀,螺鈿漆盒携叵罗。”
词语分解
- 金的解释 金 ī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黄赤色,质软:黄金。金子。金笔。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金属。五金(旧指金银铜铁锡)。合金(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
- 盘陀的解释 ∶回旋曲折的样子盘陀的山路 ∶形容石头突兀不平。也作;盘陁;中泠南畔石盘陁,古来出没随涛波。;;宋; 苏轼《游金山寺》详细解释亦作“ 盘陁 ”。.石不平貌。 唐 寒山 《诗》之二六六:“盘陀石上坐
网络扩展解释
“金盘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金属制成的马鞍,尤其指带有雕饰或工艺考究的鞍具。以下为详细解释:
1.基本词义
- 字面构成:“金”指金属(可能包含铜、金等材质),“盘陀”则与铸造工艺或形态相关,可理解为“雕饰的金属部件”。
- 核心含义:特指以金属材质制成并带有装饰的马鞍,常见于唐代文献及诗词中。例如杜甫《魏将军歌》中“星缠宝校金盘陀”,即以华丽的鞍具衬托将军的威仪。
2.词源与考据
- 据仇兆鳌对杜甫诗的注解,“盘陀”一词源自唐代铸造术语。《唐书·食货志》记载,当时将劣质钱币和佛像熔铸后称为“盘陀”,后引申为金属装饰物。
- 清代黄遵宪《樱花歌》中“鶬金宝鞍金盘陀”进一步印证其作为豪华马具的文学意象。
3.文学与历史背景
- 用途:此类鞍具多用于贵族或武将,兼具实用性与象征地位的功能。
- 示例诗句:
- 元·周伯琦:“朱英翠组金盘陀,方曈夹镜神光紫”(形容战马配饰的华贵);
- 清·黄遵宪:“螺钿漆盒携叵罗”(与金盘陀并列,突出器物精美)。
4.现代释义
- 现代语境中,“金盘陀”已不常用,但在研究古典诗词或历史器物时,可理解为“金属雕饰马鞍”的代称。
该词融合了金属工艺、军事文化及文学意象,是古代鞍具工艺的典型代表。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全唐诗》或《唐书》相关注释。
网络扩展解释二
金盘陀:释义与来源
金盘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它通常用来形容珍贵的东西,特别是一些贵重的器物或装饰品。
拆分部首和笔画
金盘陀的拆分部首为金(jīn)字旁,意思是与金属或贵重物品相关。它的组成部分包括“钅”和“木”,其中“钅”是金属部首,代表金子或金属,而“木”代表木材或制作器物的材料。
金盘陀的总笔画数是13。其中“金”字4画,“盘”字8画,“陀”字9画。
繁体形式
金盘陀的繁体形式是「金盤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金盘陀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例如,金字可能会写成「釒」,而盘字和陀字也可能有一些变体。
例句
1. 他的首饰店里摆满了金盘陀,每一件都价值连城。
2. 据说这个古墓中埋葬着许多金盘陀,引起了无数考古学家的兴趣。
组词
金饰品、金盘、盘陀、金质装饰品。
近义词
贵重物品、珍珠、宝物。
反义词
平凡物品、普通装饰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