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管理典籍。《文選·班固<答賓戲>》:“ 劉向 司籍,辨章舊聞。” 李善 注引 項岱 曰:“司,主也。籍,書籍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歲借民力,條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 範文瀾 注:“《左傳·昭公十五年》:‘ 孫伯黶 司 晉 之典籍……’此《春秋》司籍説所本。” 唐 劉知幾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從宦兩京,遍居司籍之曹,久處載言之職。”
(2).管理簿冊。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庶政·育養嬰兒》:“後建客堂,兩廡各三楹,司籍、出納、會計之事皆在焉。”
(3). 唐 代皇宮女官名。屬尚儀院,掌四部經籍、筆劄幾案。 田漢 《謝瑤環》第一場:“天官尚書 梁王 武三思 ,左台殿中侍禦史 徐有功 、尚儀院司籍 謝瑤環 同上, 武三思 正與 謝瑤環 争執中。”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司籍”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管理典籍
指負責整理、保管文獻書籍的職責。例如《文選·班固<答賓戲>》中提到“劉向司籍,辨章舊聞”,南朝劉勰《文心雕龍》也提到“《春秋》司籍”。這一職能常見于古代文化機構,如漢代劉向曾主管校勘典籍。
管理簿冊
指掌管文書、檔案等行政記錄的工作。清代黃六鴻在《福惠全書》中記載了相關用例,如戶籍、賦稅等官方文書的登記管理。
唐代女官職位
唐代宮廷設“司籍”一職,隸屬尚儀院,職責包括掌管四部經籍(經、史、子、集)、筆劄及幾案等文房用具。例如田漢戲劇《謝瑤環》中,主角謝瑤環即擔任此職。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舊唐書·職官志》或《福惠全書》等原始文獻。
《司籍》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掌管戶籍、管理人口。在古代,司籍官是負責登記人口、管理戶籍的官員。
《司籍》的拆分部首是“司”和“⺮”,筆畫數分别為5畫和6畫。
《司籍》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周禮》中的《春官司籍仆人問對》一文,意思是統計人口、管理戶籍。後來,這個詞逐漸形成并在古代成為一個固定的詞彙。
《司籍》的繁體字為「司籍」。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所以《司籍》的古時候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由于古代文獻中關于該詞的記載并不詳細,具體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無法确定。
1. 現在社區裡的人口統計工作由司籍官負責。
2. 司籍官将會登記每一個居民的基本信息。
司法、司令、司齡、籍貫、異籍
戶籍、人口登記、人口管理
放任、松散、不統計、不管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