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束身自修。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束修自好(shù xiū zì hǎo)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成语结构
属于联合式结构,由“束修”和“自好”两部分组成。其中:
核心释义
指通过约束自身行为、加强道德修养来保持高尚的品格,强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例如清代郑燮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提到:“夫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怀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用法与语境
近义词与反义词
延伸补充
该成语源自儒家文化对个人修养的重视,体现了传统道德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基础。现代语境中,可用于赞扬坚守原则、不轻易妥协的品格。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出处或例句,可参考清代郑燮的原文及其他古籍文献。
《束修自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约束自己,修身养性,追求优秀品质。
《束修自好》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缶”、“彡”、“自”、“好”,共有13个笔画。
《束修自好》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尚书大传•周官》。繁体字为「束修自好」。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束修自好》在古时候的写法为「杶修巳好」。
他年轻时就懂得《束修自好》,因此在职场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品行。
约束、修身、养性、品质。
自律、自制、自我约束。
放纵、任性、不守规矩。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