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节的意思、建节的详细解释
建节的解释
(1).执持符节。古代使臣受命,必建节以为凭信。《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天子﹞乃拜 相如 为中郎将,建节往使。”《后汉书·寇恂传》:“今天下初定,国信未宣,使君建节衔命,以临四方,郡国莫不延颈倾耳,望风归命。” 唐 时,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皆赐旌节。后亦以指大将出镇。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 杨晟 ﹞除 威胜军 节度使,建节於 彭州 ,抚绥士民,延敬宾客洎僧道辈。”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蕃吊方漕西归》词:“争知道,向中年犹未,建节封侯。” 清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相公昔为帝藩翰, 豫州 建节罗英雄。”
(2).树立节操。 汉 王充 《论衡·齐世》:“有人于此,立义建节,实核其操,古无以过。”
词语分解
- 建的解释 建 à 立,设置,成立:建立(a.开始成立;b.开始产生,开始形成)。建树(建立功业,或所建立的功业)。建国。建都(?)。建党。建军。建交。建设。建功立业。 造,筑:建造。建筑。修建。新建。兴(塶 )
- 节的解释 节 (節) é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
专业解析
"建节"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
本义:执持符节
- 解释: "建"在此处意为"竖立"、"执持";"节"指古代使者或官员出行时所持的符节,是身份、使命和权力的凭证与象征。"建节"即指手持符节。
- 历史语境: 古代帝王派遣使臣或任命重要官员(如节度使、都督等)出使地方或镇守一方时,会授予符节。使者或官员接受任命、执持符节赴任或执行使命的行为,即称为"建节"。这标志着其被赋予了代表朝廷行使权力的职责。
- 权威参考: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指司马相如被任命为中郎将,持节出使西南夷。) (来源: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 《汉书·武帝纪》:"(元鼎六年)春……遣楼船将军杨仆、左将军荀彘将应募罪人击朝鲜。夏……朝鲜斩其王右渠降,以其地为乐浪、临屯、玄菟、真番四郡。秋……遣中郎将卫广发巴蜀兵平西南夷未服者,以为益州郡。是岁……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仆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柯江,咸会番禺。……遣横海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从武林往;中尉王温舒出梅岭;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十月……东越杀王馀善降。诏曰:‘……故遣中郎将往聘……’" 其中多次涉及派遣将领"建节"出征或出使。 (来源:班固《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引申义:被任命为持节的高官(尤指节度使)
- 解释: 由于"建节"是担任重要使职或外任高官(特别是唐代以后具有专有官职"节度使")的标志性行为,因此"建节"一词也引申指被朝廷任命为持节的高级官员,尤其是出任节度使这一重要职位。
- 历史语境: 唐代设立的节度使是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其任命仪式中授予旌节(节的一种)是核心环节。因此,"建节"成为担任节度使的代称。后世也沿用此意,指代担任类似级别的要职。
- 权威参考:
- 唐代诗人王维《送宇文太守赴宣城》诗中有:"寥落云外山,迢递舟中赏。铙吹发西江,秋空多清响。地迥古城芜,月明寒潮广。时赛敬亭神,复解罟师网。何处寄相思?南风吹五两。" 虽未直接出现"建节",但描绘了官员赴任场景。更能体现此意的如后世文献常将担任节度使称为"建节"。如《旧唐书》、《新唐书》中关于节度使任命的记载。 (来源:刘昫《旧唐书》/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 《汉语大词典》对"建节"的释义明确包含:"1. 执持符节。2. 古代使臣受命建节,作为符信。3. 后亦泛指被任命为高官。特指任节度使。"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建节"一词源于古代使节制度,其核心含义是执持代表身份与权力的符节。这一行为直接关联到受命出使或担任重要外官(特别是唐代以后的节度使)。因此,"建节"既指具体的持节行为,也引申指被朝廷授予符节、任命为持节高官(尤其是节度使)的过程与身份。它承载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授权、使命与地位象征的文化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建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执持符节(古代使臣的凭信)
- 本义:指古代使臣受命时执持符节作为身份凭证,象征国家授权。例如: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汉武帝任命司马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西南夷,即持节出使。
- 《后汉书·寇恂传》提到“建节衔命,以临四方”,描述使臣持节执行使命的场景。
- 引申义:唐代后,节度使或经略使受任时会被赐予旌节,因此“建节”也代指大将出镇地方,如“建节封侯”即与此相关。
二、树立节操
此含义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指通过行为或态度彰显高尚的节操。例如古籍中可能用“建节”表达对坚守气节者的赞许,但具体用例较少见于经典文献。
补充说明
- 字形解析:“建”有创立、执持之意,“节”可指符节或节操,组合后词义随语境变化。
- 现代使用: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或文言表达,日常口语中较少出现。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史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白镴步漏忏七超员坼罅崇谹储嫡垂荫初役鹾法大神农架钿涂钉是钉,铆是铆惇物分别部居风占分夜纷员感刺高冈虢国夫人红椅子后驾槥椟唬通蹇澁橘中戏料世离畔龙图老子螺蜯逻车魅人蒙恬门闱绵顿磨兑目宿牧童难名聘贡平狱清欢琼田穷泽弃瑕录用热糊上厉赸赸眚沴守邦孰湖水狱瞬瞚私廪贪蠹填宫透悟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