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瓦甒的意思、瓦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瓦甒的解释

古代陶制的酒器。《仪礼·士丧礼》:“东方之饌,两瓦甒,其实醴酒。”《礼记·礼器》:“君尊瓦甒,此以小为贵也。” 郑玄 注:“瓦甒,五斗。” 孔颖达 疏:“此瓦甒,即《燕礼》‘公尊瓦大’也。” 唐 李贺 《箜篌引》:“陇亩油油黍与葫,瓦甒浊醪蚁浮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瓦甒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陶制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或宴飨场合盛放酒浆。其释义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字义与形制特征

  1. 材质与结构

    “瓦”指陶土烧制,“甒”为深腹容器。《汉语大词典》释为“陶制的盛酒器”,形似壶而口小腹大,常带盖,多见于商周至汉代墓葬出土文物。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礼器规格

    《周礼·天官》载其容量为“五斗”,与青铜罍、壶同属宗庙礼器,但材质更质朴。体现“器以藏礼”的等级制度,陶制瓦甒多用于次级祭祀场合。来源:《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二、功能与文化内涵

  1. 祭祀功用

    《仪礼·士冠礼》记载“侧尊一甒”,用于冠礼、丧礼的醴酒供奉。其陶质特性象征“返璞归真”的礼制思想,与青铜礼器形成材质互补。来源:《仪礼正义》(清·胡培翚撰)

  2. 文化符号

    《礼记·礼器》强调“陶匏以象天地”,瓦甒作为陶礼器代表,承载“尚质贵诚”的伦理观念,体现周代“以素为贵”的祭祀哲学。来源:《礼记集解》(清·孙希旦撰)

三、考古实证

考古发现如洛阳东周墓出土的印纹硬陶甒(现藏河南博物院),器高约30厘米,鼓腹圈足,肩部饰弦纹,与文献“瓦器素器”记载相符,印证其为春秋战国时期典型礼器组合之一。来源:《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科学出版社)


注:因“瓦甒”属生僻古器物名词,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极低,其释义主要依据先秦文献及考古报告。建议结合《说文解字注》(清·段玉裁)甒字条“酒器也”及《释名·释器》“甒,仰也”的声训考据深化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权威资料,“瓦甒”一词有以下两种解释:

  1. 古代陶制酒器 指中国古代用于盛酒的陶制器皿,属于传统礼器的一种。这一解释来源于古代文献中对祭祀器具的记载。

  2. 拟声词用法

    • 基本含义:形容物体受外力撞击或冲击时发出的声响,如“瓦甒一声巨响”。
    • 使用场景:多用于口语和文学描写,可描述雷声、爆炸声、重物碰撞声等突然且具冲击力的声响。例如:“雷声瓦甒作响,震得窗棂颤动”。

需注意该词属于生僻词汇,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若在古籍或方言中遇到此词,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代对象。

别人正在浏览...

半面迸气表墓瑸斒掺挝赤糜赤运弗豫改朝换代告密葛覃簋簠滚白水合不着活神仙火突怙彊劲旅金鸡石计惜廉乐龙亢马六甲蛮干没来历面缴愍不畏死摸头不着逆兵孽出扑拉汽酒倾河欋槌桡词驲夫日种冗辑散套三危山扫地无余山醪实体守定肃壹踏面汤池桃叶女踢弄僮妇同升涂夫完地尾大不掉无家可奔无梁斗鹜没详询贤流效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