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废的意思、阙废的详细解释
阙废的解释
缺漏废弃。 王闿运 《<桂阳州志>序》:“元学闕废,荒儌倾颇。”
词语分解
- 阙的解释 阙 (闕) è 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 皇帝居处,借指朝廷:阙下。“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京城,宫殿:“城阙辅三秦”。 陵墓前两边的石牌坊:墓阙。 豁口,空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废的解释 废 (廢) è 停止,不再使用:废弛(应该施行而不施行)。废除。废黜(罢免,革除)。废帝(被废黜的皇帝)。废弃。废止。废置。因噎废食。 没有用的,失去效用的:废话。废品。废墟(受到破坏之后变成荒芜的地
专业解析
阙废(quē fèi)是一个汉语复合词,由“阙”和“废”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缺失、荒废或未能执行,多用于描述制度、职责、礼仪等应履行而未履行的状态。以下从词典角度分项阐释:
一、分字释义
-
阙(quē)
- 本义指古代宫门两侧的高台,引申为“缺失”“过失”。《说文解字》释:“阙,门观也”,后衍生为“缺漏”之意。
- 例:《诗经·郑风·子衿》“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中,“阙”即指城门两侧的楼台,后语义扩展至“空缺”。
-
废(fèi)
- 本义指房屋倾倒,引申为“停止”“废弃”。《说文解字》:“废,屋顿也”,后泛指中止、荒置。
- 例:《论语·微子》“废中权”中,“废”表舍弃之意。
二、整体词义
“阙废”为同义复合词,强调因缺失而导致的荒废状态,常见于以下语境:
- 制度或职责的荒弛
- 指本应执行的制度、职务因疏漏或怠慢而未能落实。
- 例:《宋书·礼志》:“礼乐阙废,人神乏主。”(描述礼乐制度未能施行)
- 礼仪或规范的缺失
- 特指传统礼仪、道德规范的遗漏与废弃。
- 例:唐代柳宗元《与吕道州书》:“教化阙废,廉耻不立。”
三、古籍出处与典型用例
- 《后汉书·曹褒传》
“汉兴,礼乐阙废。”
- 《南齐书·武帝纪》
“边虞未靖,徭役阙废。”
四、近义词辨析
- 废弛(fèi chí):侧重制度因懈怠而松弛(如“纲纪废弛”)。
- 荒废(huāng fèi):多指土地、学业等因忽视而荒置(如“学业荒废”)。
- 阙废:更强调因“缺失”直接引发的废止状态,多用于正式文书或历史叙述。
五、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 汉典(www.zdic.net)
结语
“阙废”属书面雅词,凝练表达“因缺致废”的因果逻辑,承载传统文化中对制度完备性与执行力的审视,今多用于历史或学术论述。
参考来源:汉典(www.zdic.net)
参考来源:《汉语大词典》电子版(中华古籍资源库)
网络扩展解释
“阙废”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quē fèi,注音为ㄑㄩㄝ ㄈㄟˋ,其核心含义为“缺漏废弃”,指事物因遗漏或荒疏而被废止。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词义:指因疏漏、缺失而导致的事物废止或荒废,强调“既有遗漏又有废弃”的状态。
- 构词:由“阙”(缺漏)和“废”(废弃)组合而成,二者叠加表达双重含义。
2.出处与例句
- 出自清代学者王闿运的《<桂阳州志>序》:“元学阙废,荒儌倾颇。”
此处描述学术因荒疏而衰败,体现“阙废”在文脉中的实际用法。
3.易混淆词辨析
- 与“废阙”的区别:
“废阙”是成语(fèi què),指彻底废止或废除某职位/制度,如“废阙官职”;而“阙废”更侧重因缺失导致的废止,需注意语境差异。
4.用法说明
- 多用于描述制度、学术、礼仪等因疏漏而逐渐荒废的情况,如“礼法阙废”“典籍阙废”等。
- 现代使用较少,常见于古籍或文史类文本。
“阙废”是一个具有历史语境的词语,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其“缺漏+废弃”的双重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沪江词典)和(汉典)的权威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兔赤乌綳扒吊拷弊幸帛画层峦迭嶂充天塞地吹灰之力词英大王德干高原斗怒垩笔繁并风序浮湛干娘观山翫水过步海蜇涣然冰释浣纱津隳放楗骨京歌鞿鞅口哨儿苦衷老景鸾几茫浪茅庐免辟蒲荐欠款棋布星罗欺善怕恶遒豪器物齐心一力契爷人胜弱力入微桑鹅簁簁时宗死巷宋斤鲁削探亲厅局级庭院通川同罗通天台外累文昌鱼文光果窝窝腻腻雾惨云愁宵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