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言束身自修。 清 陈天华 《中国革命史论》第一章:“稍束身自爱者,不敢逸於常轨,以蒙青史之诛。”
“束身自爱”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通过严格约束自身行为,保持高尚品德,不与不良风气或坏人同流合污,体现自律与自我珍重的态度。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但凡深受周校长训诲之学生……均能循规蹈矩,束身自爱。”
不仅强调个人修养,也隐含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即在复杂环境中坚守原则,成为道德榜样。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中国革命史论》及蔡元培相关文献。
《束身自爱》是一个成语,意指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自爱的品质。它强调个人应该自律,注重自身修养,从而提升个人品质和价值。
《束身自爱》的部首是“⺮”(zhú,竹字旁),它表明这个词的意义与与竹有关。这个词一共包含7个部首。
《束身自爱》的总笔画数为26画。
《束身自爱》这个词的来源较为古老,可以追溯到《论语》中的一句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不担心没有地位,担心的是怎样站稳脚跟;不担心他人不知道自己,求得的是能够被人所知。这句话中的“求为可知也”即表达了“束身自爱”的概念。
《束身自爱》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束身自愛」。
《束身自爱》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为「束身自愛」,与现代字体有所不同。
1. 作为一名公民,我们应该时刻遵守法律,束身自爱。
2. 父母教育孩子时,应该从小培养他们的自律能力,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束身自爱。
1.自律
2.自重
3.自爱
4.自尊
5.自制
6.自强
1.知错能改
2.修身养性
3.谦虚谨慎
1.放纵任性
2.肆意妄为
3.不修边幅
【别人正在浏览】